“中国自主移动机器人行业仍处起步阶段。”

在9月20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媒体活动上,丹麦机器人公司MiR中国区负责人何小虎表示。

据何小虎介绍,目前国内厂商占据了中国移动机器人的大部分市场。移动机器人业务主要分为AGV和AMR两块,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AGV领域。“这两块的区别很大,但很多人并没有把他们区分开来。”

AGV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为“自动导引运输车”,最常见的引导方式为磁条引导、激光引导等;AMR的全称为 “Automated Mobile Robot”,译为“自主移动机器人”。

这两者都可用作物料运输,最大的不同是AGV仅仅只是一个执行器,路线是固定的;AMR则具有计算能力,能够根据周围环境作出相应的决策。

MiR是一家来自丹麦的机器人及移动机器人制造商,创立于2013年,2017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MiR主要专注于AMR市场。

何小虎表示,国内AMR的应用场景还在开发中,技术并不成熟,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领域,MiR是中国外资企业中的第一名。”

高工咨询、高工移动机器人9月19日发布的《2023年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AMR当前处于行业成长期阶段,大量应用落地以替换传统磁导AGV。

据GGII预测,2023年AMR市场销量将达2.4万台左右,增速约为34%。

在何小虎看来,未来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应聚焦于机器人本体的智能化。“目前普遍应用的AGV自身几乎不具备智能化,需要依赖中控平台发出的指令,还无法做到对人的完全替代。”何小虎称。

MiR亚太区副总裁陈培东也出席了当天的媒体活动。他在发言环节中提到,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移动机器人销量达8.14万台,同比增长27.67%,创历史新高;市场规模96.73亿元,同比增长23.83%。

在中国市场主要移动机器人厂商中,海康机器人的市占率接近一半,位居榜首,极智嘉、快仓智能紧随其后。

其中,海康机器人、极智嘉去年的移动机器人业务订单超20亿元,实际出货量均超万台。

面对竞争,陈培东认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产品的稳定运营,降低产品的错误率,这也是客户最需要的。同时,还应设置标准化的部署和运作,让稳定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能够复制到不同地方。

对于今年发展势头强劲的复合机器人,陈培东持积极态度。他认为,复合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例如,国内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复合机器人是一种集成移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两项功能为一身的新型机器人,更显柔性化,反馈迅速,操作容易。

根据CMR产业联盟援引的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 2022年度中国市场新增复合移动机器人1150台,同比增长17.35%。

此外,何小虎还谈到了MiR在中国本土发展过程中在“双碳”上做出的努力。例如,AMR产品的充电效率达85%,即每一度电可以使AMR电池蓄电0.85度。“这个数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何小虎说。

此外,MiR去年全年整体运营所使用的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54%,各类设备的回收利用率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