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已经不满于被家庭使用,开始盯上了商用市场。

近日,智能家居企业萤石网络(688475)发布了其首款商用扫地机产品:云视觉商用清洁机器人BS1(以下简称“BS1”),以及家用扫拖一体机器人RS20 Pro。萤石网络的前身是海康威视的互联网业务中心,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主要来自海康威视。公司在2022年12月登陆科创板,目前控股股东仍为海康威视。

萤石网络产品经理杜春伟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BS1主打特点是体积小。其产品主体(不包括基站)高度为283.4mm,宽429mm,小于市面上主流的商用清洁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写字楼、酒店、商超、银行的门厅、办公区域等场景,目标客户是楼宇运营或物业公司。

至于定价,杜春伟只强调“不会很贵,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但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技术上,萤石采用多目视觉计算系统ezMultiVCS++代替市面上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萤石网络认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机器人很难辨别商用场景中的反光和透光元素,例如镜面和玻璃,会导致机器人卡滞,因此选择用摄像头来感知环境。同时,摄像头方案比激光雷达方案更具成本优势。

萤石网络目前有杭州和重庆(在建)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3000万件。由于商用产品的渠道无法与家用扫地机复用,公司搭建了新的团队。

国内家用扫地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成型:科沃斯、石头、云鲸、小米、追觅以及家电大厂美的与海尔,霸占着销量前排榜单。上半年,家用市场“以价换量”的趋势较为明显,产品均价下行,竞争较为激烈。

而商用清洁机器人仍属蓝海市场,针对的是人力成本与清洁要求都很高的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等标准化场景,不仅定价相对高,市场发展潜力也大,已有不少垂直创业公司获得大额融资。

根据头豹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截至2021年,商用平面清洁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规模约达20亿元,5家代表性企业在那一年获得5000万元至12亿元不等的融资。

商用清洁机器人又细分为平面与立体两种形态,平面形态近似于家用扫地机,立体形态则可用于三维空间,例如洗手台、镜面的擦洗,相应的技术难度要高出更多。有券商参会者分析认为,萤石商用清洁机器人可能是一个智能底座,此后可继续加装功能,朝更高更难的服务型机器人研发。

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主要参与者

此前,萤石网络已推出家用扫地机产品,不过其核心产品和收入来源是智能家居摄像机,在此基础上,试图与扫地机、面板、智能锁等硬件形成家居生态。扫地机器人在财报中被纳入“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分类,该分类上半年的收入为0.9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4%。

另一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科沃斯,在商用领域的布局更早,并延伸出扫地机以外的产品线。2022年10月,其发布了首款割草机器人GOATG1和商用清洁机器人DEEBOTPROK1、M1,并设立了全资孙公司“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用于该业务运作。由于商用扫地机价格高昂,科沃斯上线了“科沃斯租赁”平台,以租赁方式试图教育和普及市场。

根据2023年半年报,科沃斯当期用于商用清洁机器人的研发开支达到了2624.6万元,占研发总支出的约7%,并称其商用清洁机器人已在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酒店等场景陆续落地,但未透露具体业绩。

石头科技也曾在2022年推出过商用清洁机器人,该项目研发投入近2亿元,采用的正是激光雷达方案。推出后,还曾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清洁服务。不过,当初颇为高调且被市场报以高期待的项目,石头科技已经鲜少将其展出,更多聚焦于家用产品,有投资者评论为“无疾而终”。

尽管商用清洁机器人成为不少扫地机器人企业的新目标,但该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家用市场。厂商们要想实现突围,需要在技术、渠道、营销等各方面经受住重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