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难找,找到了要排队,排到了操作耗时……电动车之所以被戏谑的奉为“电动爹”,除了续航焦虑,充电难的问题也功不可没。但是如果能够自动充电,而且是移动的自动充电呢?

近日,能链智电(NASDAQ:NAAS)推出一款自动充电机器人,就融合了一键下单、自主寻车、智能充电、自动结算等功能,车主停好车辆后,只需要移动端下单,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实现了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跃迁。

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这款机器人是由移动机器人底盘、自动驾驶系统、储能电池与功率模块、深度相机协作机械臂等四个主要模组组成的一体化自动充电机器人。与市面上已存的自动充电解决方案相比,智能化、可移动是其重要卖点。

这款自动充电机器人,如何实现智能化移动充电的功能呢?我们从流程拆解,看能链智电这款自动充电机器人,是如何解放车主,解决“充电难”这一顽疾的。

首先是一键下单。车辆停好后,打开能链智电App,输入所在车位,呼叫机器人后,驾驶人就可以离开。这时,能链智电云端在接收订单后,会综合位置、距离、电量等因素,筛选目标车辆所在区域内最合适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发送指令前往目的地。

随后,自动寻车停靠。这个环节,融合了自动驾驶功能。自动充电机器人在接收订单后,基于平台智能调度指令,机器人可以自行规划行进路线,依靠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主动避障,自动导航至目标车辆所在位置。

关键的充电环节,能够自主插枪充电。自动充电机器人在到达车辆所在位置后,通过摄像头上传车辆精确信息,6轴机器臂在摄像头协作下,精准定位车辆充电口所在位置。随后,自动充电机器人和车辆通信,车辆自动打开充电口,智能充电枪调整角度、速度,深度神经网络与立体视觉结合引导机械臂高精度插枪,开启充电模式。

最后,自主驶离归位补能。充电结束后,自动充电机器人自主拔枪,同时依据所充电量及电价,向人机交互系统发送自主结算指令。随后,机器人会自主驶离,根据云端指令,进入下一次充电服务,或者驶回补能位,为储能电池模组进行自主补能。

一键下单、自动寻车停靠、自主插枪充电、驶离归位补能,基本囊括了自动充电机器人实现一次服务的完整流程。看上去并不复杂,但却融合了深度学习、5G与V2X、SLAM等底层技术,是智能驾驶,人机交互,车机交互,机械工程、电池管理等多领域、跨学科的技术总成,落地难度不小。据悉,能链智电自动充电机器人由公司内部自动能源补给解决方案团队自主研发,团队成员大多曾任职于博世、宝马等全球知名汽车和科技企业任职。

研发团队之外,与主机厂商实现深度合作,也是实现自动充电机器人的落地的必要条件。在整个智能移动充电环节,机器人与车辆的智能交互也必不可少,需要与主机厂商打通协议,实现互联互通。能链智电是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在品牌、客户规模、合作伙伴等维度具备了链接、整合上游整车厂商的资源优势,这或许也是能链智电推出自动充电机器人的重要原因。

目前,能链智电并未透露该款自动充电机器人搭载的电池容量以及充电的输出功率,就目前市场现存在的产品而言,一体化自动充电机器人在这两方面还亟待提高。不过考虑到其便捷性,对于广大存在“电池焦虑”的车主而言,自动+移动充电,仍然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充电解决方案。

而对于能链智电而言,除了在当下利用自动充电机器人抢占用户,提升在充电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短期效益以外,在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加速到来时,补能的智能化、无人化也是必然趋势,与之相匹配的自动充电作为届时的新基础设施,将是一个更为广阔、更具有想象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