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上帝之手”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当代医学发展的最尖端科技。

医生可借助它实现多种超越人手极限的动作,同时可放大10倍手术视野、减小创口、极大提高手术的精确度与安全性,尤其是一些高难度、对精准性要求极高的脑部、癌症手术更离不开它,许多医院以拥有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荣。

但达芬奇的核心技术并一直被美企独家垄断,报价高达350万美元(约合2265万元人民币)不愁卖,我们不但不能还价,还得专程飞美排队。目前,我国已进口300多台达芬奇,总花费超60亿。

不少人惊讶:贵成这样还得向老美买,我们难道造不出?


一、2000万买个“祖宗”?

达芬奇机器人最早由美企“直觉外科”研发,旨在以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其名称则是承袭了著名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款仿生机器人,寓意其要成为手术界的“第一”。

我国在06年首次引进该设备,进行首场手术后,因效果出群,备受专家和医院推崇。美企见其在中国需求态势激增,当即坐地起价,开口2000万一台,比卖给美国医院的售价翻了近一倍,还态度傲慢表示“爱买不买。”

许多国内医院敢怒不敢言,考虑到给患者“救命”,只得忍气吞声买下,谁知后面还有更大的“麻烦”。

有医生坦言,自己每次手术都在担心:病人已麻醉,但机器突然坏掉,只能打电话求助国外公司,但它们却回复:我们下班了,等明天上班了再说。

这也是许多国内外科医生的切身之痛:使用达芬奇,每次开机都要先取得外国公司认可;一旦出问题,维修还得看外国人脸色。更恐怖的是,国人手术数据与身体信息,都可以被外企远程掌握。

而且,达芬奇机械臂寿命仅10次,用完后必须花10万更换,否则会被遥控强制停机;医院每年还必须向美企上交近100万的协议费……这些成本最后都转嫁到患者身上,导致用达芬奇的手术都要比普通手术贵上3-5万元。

不少医生悲愤表示,在进口达芬奇面前,“我们没有一点话语权。”

不仅是达芬奇,在其他生命科技领域,我们也面临被进口“扼喉”的处境:“救命”用的人工血管只能依靠进口,短短一根要价4万;重症患者的“生命监控”——血气分析仪,皆被雷度、沃芬等外企垄断;具有延拉机体健康周期、赋能细胞健康态势的“赛乐瑞”分子科技,一开始也只在日本富人间隐秘流传,国内获得无门。


二、国产主动出击,暴砍一半!

国人的生命健康,决不能被“牵着鼻子走”。面对进口达芬奇诸多“不平等”,2015年后,“中国达芬奇”选择主动出击,弯道超车。

相继诞生的“术锐”、“妙手”等国产手术机器人,融合了国内多项技术发展,实现对原有达芬奇的技术创新。19年,中国首例自主研发腔镜手术机器人妙手就完成5G网络下的远程手术。

更重要的是,“国产达芬奇”也实现成本下沉,动辄2000万的进口设备,国产价直接腰斩,用起来不用看外国人脸色。如今,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医院也都“壕气”购入国产机器人,为更多群体带来健康。

造福国人生命健康,主动出击的不仅是“达芬奇”们。如亰东健康就将上述高端抑老科技“赛乐瑞”专项引进国内,在复配配方加持下,可实现对机体细胞能量的精准加持,拉长国人健康周期。不过,该科技单瓶已超6000,MAX版更高达2.6万,仅在一、二线城市富人群体中传播,被不少人讽刺为“富豪丸”。

此外,“国家队”也在持续发力,已经为国人健康打下不少“天价”:如此前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纳入医保后,从70万一针砍至3.3万;骨科脊柱类耗材也在近日纳入第三批集采范围,从均价3.3万降为4500块……

无论是中国制造、企业进口还是“国家队”医保谈判,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收益的终将是国内的普罗大众,正如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所言:“每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三、“飞入寻常百姓家”

即便如此,一些人还是笃定“外面的月亮更圆”。如王石近日就携小30岁娇妻疑似定居日本,在一次晚宴时不经意露出“赛乐瑞”同类科技产品,同桌的不乏日本某大学校长等上流人士,因此不少人怀疑王石赴日正是追寻此物。

此等境遇在“国产达芬奇”身上势必也会上演,但这并无法阻止其发展脚步,2023年将成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的“落地之年”。它们是否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值得拭目以待。

尽管国内部分平价科技尚无法完全替代国际前沿生科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富差距带来的寿命鸿沟正在被慢慢填补。无论是动辄2000万的达芬奇,还是均价近3万的赛乐瑞,生命科技的未来终会是普惠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