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帕克穿着红色的外骨骼战衣可以一拳打穿楼体救人,汤姆·克鲁斯穿上外骨骼秒变超级战士,带上机械手臂的女孩韩朵朵也能一拳击飞反叛军...

外骨骼机器人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外骨骼机器人也被称之为现实版“钢铁侠”,这是一类可穿戴的机器人,结合了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等多种技术,可以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人机信息交互,从而起到代替人体外骨骼运动的作用,进而实现理想的运动效果。

目前,从应用领域来看,市面上的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增强型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用于军事和工业用途,具有更强的负重能力和精准、高效的作业能力;另一类是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用于医疗领域,帮助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根据智研咨询的分析报告,医疗康复领域是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康复辅助和残疾人康复等等。程天科技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成立于 2017 年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公司,专注外骨骼机器人的底层技术和产品研发,聚焦于康复与养老领域。该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旗下的外骨骼机械人产品曾获得国内首个用于神经康复的 NMPA 注册证。

不久前,这家公司完成了国际风险投资公司 Pappas Capital、余杭国投等参与的新一轮融资。现阶段,程天科技正在启动 B 轮融资阶段,本轮融资计划用于推进面向 C 端的产品落地,以及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借此机会,生辉联系到了程天科技的创始人兼 CEO 王天博士,他向生辉介绍了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研发的进展以及整个行业的产业化现状。

▲图 | 王天博士(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们希望增强每个人的行动能力,解决人类衰弱或者行动受限问题,,真正做到让每一个人享受外骨骼机器人的服务。”


01

专注外骨骼机器人底层能力建设,瞄准康复养老

王天对于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0 年前后。彼时,整个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行业标准和产业链尚不完备,领域内也没有真正实现商业化成功落地。

“早期,我们主要是从事外骨骼机器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产品定义和设计过程中,围绕外骨骼机器人的底层技术做突破。”王天说。

2017 年,随着领域不断成熟,王天来到杭州落地程天科技。这家公司志在成为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大疆”,专注外骨骼机器人底层能力建设,正在瞄准康复养老领域开发外骨骼机器人。“我们认为,外骨骼机器人可能会是在未来 100 年之内解决养老问题最好的方法。”

根据公开的相关资料,这家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由营销中心、产品中心、研发中心、供应链中心以及运营中心组成。团队亲身参与了从早期的行业标准制定、产业链供应到临床验证过程。

王天告诉生辉,团队之外,公司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和能力方面也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在外骨骼机器人核心元器件和关键技术上积累深厚,包括软件、算法、传感器技术、自平衡技术等;结合临床数据,在个性化步态和人机工程方面也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并基于临床数据知识图谱构建一整套诊疗和治疗系统。

(来源:程天科技)

“另一方面,我们具备突破底层建设的能力,在产品定义和设计上具有成熟的方法论,形成了专业数据库;围绕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矩阵形成了解决方案服务体系,还有一套疗法体系,旨在闭环解决用户需求;同时,还建立了供应链体系,可以量产核心元件,自有核心元件占到 90%,核心元件还出口到了三十多个国家。”王天继续补充道。


02

布局行动受限康复全周期,产品已实现商业化

王天坦言,康复养老领域的一个关键在于护理,而护理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延长每个人自己活动和自理的时间。公司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发展,手功能、认知、言语、视力等会对自理有一定的障碍,但是行动受限是影响自理最大的问题。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类赋能型产品,因此我们决定围绕行动受限用户的全周期布局产品线。

根据官网的介绍,该公司布局了恢复行动受限的多款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场景涵盖了 B 端到 C 端,从行动能力出现缺失开始到后续居家阶段。在 ICU 阶段介入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卧床阶段布局了卧床康复类产品,具备一定的坐卧平衡能力后有站立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后续,从医院回到居家康复阶段,也有居家版康复产品...

(来源:程天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程天科技是国内首个获得神经康复应用 NMPA 注册证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截止目前,覆盖 5 个系列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均已获批 NMPA 医疗器械注册证,准入医疗市场。

比方说,该公司发布的悠行 UGO 系列、悠然 URA 系列以及童行 kidGo 系列外骨骼机器人针对不同下肢康复需求人群设计,并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可实现精准带动穿戴者进行连续、高频的康复训练。这些设备都配套程天智能康复体系,从而实现康复数字化管理。

▲图 | 产品体系(来源:程天科技)

目前,面向 B 端的康复机器人多款产品已经实现了商业化,面向 C 端的居家康复产品也已经实现了商业化,预计今年会推进助行的产品上市。

王天还透露,公司已经与 600 多家医院和机构合作,到年底至少可以达到 650~700 家合作机构,产品服务人数也已经超过 30 万人次。

“未来 3-5 年内,我们会继续快速推行产品规模化,扩展产品市场。在产品方面,我们计划不断围绕行动受限整个周期构建产品矩阵,然后基于临床数据形成相应的数字疗法,形成以外骨骼机器人+数字化测量为基础的一套服务体系,实现远程居家康复辅助;市场方面,计划定位全球市场,接下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技术方面,继续技术突破,瞄准机器人的软体化和智能化,未来让使用外骨骼机器人就像穿衣服一样方便。”王天说。


03

外骨骼机器人有望成为人体的“新器官”

外骨骼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理论上讲,这项技术不仅可使人类拥有大力水手、钢铁侠般的超能力,也可以帮助残疾甚至瘫痪人士重新站立行走。

对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大体可以追溯到 1960 年前后,最早的移动行走式外骨骼机器人起源于军事领域。此后,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关注和投入,不限于军事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后续在康复医学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研究机构 The Insight Partners 在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1 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市场规模为 10 亿美元,到 2028 年有望达 42.2 亿美元。国际研究机构 ABI 也表示,外骨骼机器人将在近十年时间实现快速增长,2020 年至 2030 年期间,外骨骼机器人的产业预估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约能达到 33%。

“外骨骼机器人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产业化不断升温。比方说,行业认知、标准日渐规范,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此外,外骨骼机器人逐渐探索加入到医保支付目录中,在商业侧有所积极动作。”王天说道。

然而,虽然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有持续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是,整体来看全球外骨骼机器人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当前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大多分布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医疗康复领域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多为国外企业,领域内进展较快的是三家已上市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包括 ReWalk Robotics、Cyberdyne 以及 Ekso Bionics。

在国内,当前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亦处于早期扩张阶段。近些年国内拿到注册证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日渐增加,一些传统的康复机器人企业也开始在外骨骼方面布局产品。

“外骨骼机器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现在才刚刚发力,未来 5- 10 年将会是爆发式增长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临床数据的增多,外骨骼机器人会更符合和增强行动受限患者康复,最终有望发展成为人类的‘新器官’。”王天对此信心满满。

不过,王天也提醒到,外骨骼机器人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一招鲜远远不够。在领域内,技术开发固然重要,临床数据和验证工作同样重要,需要在临床试验中不断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打磨产品,验证功效,并收集市场上的反馈更新和迭代产品,其实还有大量冰山下的能力有待提升。


参考资料:

1.https://xueqiu.com/8918472511/226681593

2.https://xyz-research.com/news/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