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环境特殊,外科医生很可能缺氧,但是机器人是不会缺氧的。在高原地区,关节疾病更加复杂、病情更重,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来自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关节中心主任张瑗刚刚在海拔近 4000 米藏区完成了近 20 例机器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7 月 22 日,张主任在深圳举办的第九届亚洲人工关节学会学术年会阐述了上述观点,并现场分享了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真实体验。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关节中心主任张瑗及其带教团队在进行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


全球海拔最高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手术

7 月初,张主任携手锟铻髋膝一体机,在海拔近 4000 米的西藏日喀则的陆军第九五三医院完成了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创造了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纪录。除此之外,“这场手术创下了多个区域记录,其中一名患者为 66 岁的藏族女性,左膝于 2018 年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当时是日喀则地区的第一例膝关节置换手术,这次右膝又接受了当地的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下的人工膝关节置换。

张瑗主任团队及日喀则的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及其家人

截止目前,张主任已经携手锟铻全骨科机器人帮助约 20 位藏区军民完成关节置换手术,让饱受关节疼痛的高原患者重拾健康。这类高端医疗器械在高海拔地区的成功运用,有效解决了高原地区军地患者"大病要离藏,治疗周期长,康复难保障"的难题,同时也让藏族同胞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据了解,2023 年 6 月,在昌都完成西藏第一台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7 月在拉萨完成西藏第一台 5G 网络会诊的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而此前日喀则还没有进行过机器人辅助手术。锟铻全骨科机器人的到来,创下了日喀则当地的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下的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壮举,是西藏智能化关节手术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张主任及其带教团队帮助约 20 位藏区军民完成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

“他们的关节受损程度大都比较严重,手术难度较大(大部分都是超四级手术),再加上气候、地理、手术团队的原因,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有些甚至需要 3 个小时左右。但有了机器人的辅助,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且手术成功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张主任强调,传统膝关节置换术中器械参照和徒手操作带来偏差的总体发生率约在 20%至 30%,这与患者治疗满意度和植入的关节假体生存率高低密切相关。而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具有临床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更加前沿、科学、有望降低风险的医疗选择。

锟铻机器人协助膝关节置换手术


"更适合国内医生使用习惯的手术机器人"

这是"精准化技术助力高原人民关节健康"骨关节病健康巡诊活动,在张主任及元化智能工程师的协助下,锟铻全骨科机器人推入日喀则的陆军第九五三医院安装调试,装机完成后,对该院的藏族主任米玛扎西等进行了规范化的术前专业培训,通过手术实操、学术研讨的方式提升智能化骨科的能力,助力藏区骨科诊疗水平的提升。

谈及使用手术机器人的体验,张主任说:"我认为锟铻是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里更符合中国关节医生的手术思维和习惯、更多考虑到国人个体的解剖发育特征及个性化外科重建特点的机器,对中国医生来说是更得心应手的。设计欠佳的机器人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曲线,医生至少需要 20-30 台手术才能上手,而来自日喀则陆军第九五三医院的米玛扎西团队,大概做了 5-6 台手术就得心应手了;当他做到第 10 台手术时,病人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术后表现非常好,效果立竿见影。"

"在以往,我们只能做开放式的传统手术,手术切口大,创伤也大,出血也多,术后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最主要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陆军第九五三医院的主任米玛扎西表示,"在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实施的手术,患者术后一天就可以下地活动,三到四天就可以出院,对于提升手术精确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着明显优势。"

机器人手术的应运而生,对于关节外科而言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医生的培养周期,而且能够帮助医生标准化、精确化地完成每例手术,以更小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更快速的康复。此次造福高原人民的骨科机器人——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来自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元化智能")——是首批国产自主研发的髋膝关节置换一体机,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发挥着创新引领的带头作用。

作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厂家,元化智能自成立以来,定位于高端专科智能医疗装备的创新研发和精密智造,积极发挥"智慧骨科"的效能,引领骨科手术向微创化、数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智能骨科诊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