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是真实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走向终局,近年来,科技行业对于下一轮硬科技的探索也开始加速。所有人都想在新一波技术浪潮到来前抓住机会。

机器人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是近年来最火爆的硬科技概念之一,而人形机器人则是这一领域中最难实现的产品。它拥有拟人化的身体,需要在复杂地形上灵活移动,模仿复杂的人类运动及表情,这需要大量、持续的研发投资与运维经验,是对企业研发和资金实力的双重考验。

无论是波士顿动力能跑会跳的ATLAS、马斯克重注的特斯拉擎天柱,还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假期人优必选Walker,背后都是数以亿计的研发投入。即便放在整个硬科技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都足以令人咋舌。

但全球科技巨头仍然愿意为之投入,因为它的市场前景的确足够诱惑——要知道,一个ChatGPT就能够重构搜索引擎,人形机器人一旦商业化,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颠覆与革新将难以想象。

近日,优必选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成立于2012年的优必选科技,长期投入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也已经在多个领域及场景落地。如果此番上市顺利,优必选科技将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硬科技的成长逻辑

高技术门槛、明确的应用场景、研发周期长,是一家典型硬科技企业的全部要素。这也意味着所有的硬科技企业在技术尚未大规模商业化的时期,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

亚马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科技巨头公司创立不久就凭借电商业务获得极为可观的营收,但由于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在早期投入较大,几乎是连亏了20年,才迎来了稳定的盈利期。

连年亏损却不断加大投入的做法,使亚马逊及其背后的创始人贝佐斯饱受质疑。不过,这并不妨碍它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自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它始终是全球股市最受宠的标的之一,甚至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事实上,亚马逊在2005年推行AWS(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时,云计算技术虽已成型,却还鲜少受到巨头的重视,也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接受云计算商用。后来云服务逐渐走俏,在微软和谷歌意识到要进军云计算时,亚马逊已经夺得先机,增长惊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AWS都是亚马逊的头号利润功臣。

在新能源汽车界一鸣惊人的特斯拉同样如此。在燃油车盛行的年代,特斯拉坚持的纯电路线曾被传统汽车巨头一致看空,接连撤资,马斯克也只能自掏腰包造车。但当电动车风起时,特斯拉凭借超级工厂布局快速上量,在其它造车新势力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时,率先实现全年盈利。

许多硬科技投资者都认可的一个逻辑是,硬科技并不存在所谓「风口」,亏损是早期普遍都会遇到的状况,但这并非无法可解。一旦量变达到质变,有了产生规模效应,那么布局最早、耕耘最深的企业,也就最有机会收获最丰盛的果实。

优必选的成长路径离不开硬科技行业的成长逻辑。从招股书中看,2020、2021财年及2022年前九个月,优必选科技营业收入分别达7.40亿元、8.17亿元以及5.29亿元,研发支出分别为4.29亿元、5.17亿元及3.25亿元,研发投入平均占年收入的60%。

不断增长的研发开支,也是优必选至今未能盈利的主因,但高研发开支并非没有结果。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优必选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具备全栈式技术能力,即机器人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人工智能感知、机器人定位及导航等核心技术及算法的公司之一。在机器人领域,优必选科技已积累超1500项全栈技术能力专利,其中有超300项为海外专利。

在优必选的股东名单中,不乏众多看好硬科技未来的知名投资机构及投资人,如腾讯、启明创投、工商银行、鼎晖投资、科大讯飞、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全等。其中,夏佐全已经持有优必选11年,至今仍是公司主要股东及董事之一;腾讯则是优必选的最大机构股东。


抓住商业化,就抓住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巧的是,无论是电动车领域叱咤风云的特斯拉,还是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年都把触角伸向了同一个领域——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在去年9月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原型机。马斯克直言,开发机器人是特斯拉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未来它将比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更重要、更值钱。亚马逊产业创新基金也投资了Agility Robotics,后者推出的人形机器人「Digit」一度成为网红,目前已经投入生产。

在一众人形机器人企业中,只有极少数几家走出了实验室、并实现大规模商业落地,优必选正是其中之一,Walker甚至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量产交付的人形机器人。这也是决定优必选从长期投入走向盈利拐点的关键。

基于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核心技术,优必选建立了一个包含「硬件、软件、服务及运营」的机器人业务生态系统,能够通过“机器人即服务”的商业模式,来满足各行各业对机器人的需求。

人工智能教育是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最早进行商业化探索的行业。优必选科技推出的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从K12到职业教育、大学的全学段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收入计算,优必选在中国智能教育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产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20%,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品牌优势。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速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教育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人民币69亿元,自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将为24.6%。而优必选作为最早布局该行业的企业之一,或将最先享受人工智能教育爆发的红利。

在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站稳脚跟后,优必选又瞄准了物流行业。优必选推出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与多款智能物流机器人,恰好赶上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物流环节必不可少的角色。根据招股书,2021年,优必选智能物流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营收增速高达1402.4%。

2022年,优必选还面向机构、社区、居家等场景推出了智能康养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用交互能力更丰富机器人来辅助养老,有望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劳动力缺口问题。自推出相关产品后,优必选已经收到超过30个潜在客户的询问。

不难看出,长达11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生产投入,已经为优必选大规模商业化、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也成为优必选应对行业竞争的坚实壁垒。


“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智能机器人迎来拐点

作为在A轮阶段就已经投资优必选的投资人,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曾经分享过他对于技术发展周期的理解: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三个点,分别是技术奇点、市场引爆点、创新扩散点;在技术奇点和市场引爆点之间,掌握较高核心技术能力的创业公司有机会成长为平台型企业。

站在人工智能技术颠覆各行各业的关键路口,智能机器人行业可以说已经来到了市场引爆点,看到了大规模爆发的曙光。

就在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这一方案的实施,将让机器人产品在更多场景落地,从而极大地增加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对优必选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相较于同行,优必选最大的特色在于具备自主开发的全栈式、模块化的机器人及AI技术,可作为构建模块适配及应用于多个企业级及消费级场景。在行业时机成熟之时,优必选能够快速铺开,形成广泛的产品组合。

过去,智能机器人的功能范围还仅限于包装、消杀等重复性任务。但从优必选的商业布局来看,突飞猛进的技术已经允许机器人执行更多需要交互功能的任务,比如互动教育、系统性的物流指挥以及覆盖整个社区的智慧康养方案,完成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升级。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从2021年至2026年,全球及中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由221亿美元与人民币467亿元增长至676亿美元与人民币15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5%和27.2%。

截至目前,优必选推出了超过50款产品,包括性Walker X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小型AI赋能人形Alpha Mini悟空、人形Yanshee偃师教育机器人,以及行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卖出了超过50万台人形机器人。

与此同时,优必选也是中国硬件企业中,少有的不采用代工、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全链条的企业之一。所有涉及复杂的制造技术或战略用途的机器人核心元器件,都由优必选自运营的工厂来生产制造,避免“卡脖子”的风险,也能够保证核心部件价廉质优,加速产品走向消费市场。

回顾漫长的科技进步进程就会发现,硬科技企业的崛起从来不是靠风口,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坚定不移投入创新,放眼未来,方能等到商业化胜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