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一个充斥着矛盾与多元性的概念。它的名字早已妇孺皆知,它的身体却远没有深入寻常百姓家;它在汽车制造等领域早已大量应用,很多企业主却依然对其不屑一顾;它是固定在流水线旁的钢铁侠,也是帮老人端茶扫地的服务生……细究之下,机器人的面目是模糊的。本文试从泛投资视角出发,围绕机器人之基本概念、发展逻辑、产业构成和价值预估进行拆解,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刻画出最真实的机器人画像,并重新定义“对机器人的投资”。


01

从基本概念讲起

既然机器人是一个多面体,那么就有必要先搞清楚:机器人究竟如何定义?如果不思考这个基本点,就难以真正理解机器人的内在逻辑和未来价值。如奥德修斯所言,投资的前提是真正理解事物的基本面,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尤其如此。

有朋友说,机器人谁都知道,研究机器人的学者们也早就下过定义。别急,下面你会发现,探寻和思考机器人定义的过程,是一场近乎于《盗墓笔记》的惊险解密之旅,充满了你可能想象不到的隐秘角落。

杰西里安和多位国内外哲人都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不能用三五句话概括你想说的,就说明你根本没搞懂你想说的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

笔者用3个月零4天的时间,以“你认为什么是机器人?”这个问题,在一些半正式场合问了几类不同人群(提问前对方毫无准备,提问结果让笔者瞠目结舌),人数总计500人,人群分类和占比如下——

人群一:机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含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等,全部为中国公民),人数占比30%;

人群二:机器人公司的企业主(公司类型包括服务机器人创业企业、已上市机器人概念股范畴企业等,含中国、美国和日本企业),人数占比25%;

人群三:投资过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人(含国内外资本,覆盖从A轮到战略投资的各类、各阶段投资),人数占比25%;

人群四: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品牌市场人(岗位有销售总监、活动主管、文案等,全部为中国公民),人数占比10%;

人群五:非科技领域公民(人群包括居委会大妈、小学生、处级干部、消费类行业财务人员等,全部为中国公民),人数占比10%;

采访的结果出乎意料:只有10%的人,能在3秒内开始回答,并用5句以内较完整的表述,概括出自己对机器人的定义。要知道,被提问者中不乏资深技术人员、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实控人、有影响力的投资人。

虽然这个采访的样本不大,但难道不足以让人唏嘘和震惊吗?

每天,多如牛毛的机器人创业者、企业高管和投资人们,在咖啡厅、会议室和行业峰会上衣冠楚楚、高谈阔论,畅谈产业机会、洞察赛道机遇;PPT一个赛一个精致,演讲一个比一个深刻。结果呢,竟然有这么多人连“机器人是什么”都没深入思考过,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自己独到的理解!这令人疑惑:大家每天衣着光鲜地谈这谈那,到底在谈些什么?看似深刻地谈了这么多年,却连基本概念都没思考过?这是否说明这个领域存在大量泡沫和水分?

当然,这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观点:机器人是个复杂多元的概念,难以对其下定义。事实上,世界各地的组织机构和出版物,给机器人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但这绝不是身居高位的从业者和投资人说不出自己见解的理由。

下面,请看回答出这个问题的10%受访者的部分典型回答。

回答一: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完成任务的可编程机器,背后是一整套科学方法和学问。

回答二:机器人是具备一定自主行为能力的工具,以及这种工具在应用中形成的庞大产业。

回答三:看《变形金刚》就知道什么是机器人的终极体了。

应该说,这几条回答已经粗略勾勒出了机器人的面貌,也让另一个位于机器人范畴之上的概念呼之欲出:机器人学。

机器人学(Robotics)是与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相关的科学,主要研究机器人的控制与被处理物体之间的关系。机器人学是科学、工程和技术的交叉,既是机器人生产创造实践的理论化总结,也是指导机器人进化的依据。机器人学和机器人实践相结合,互促互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机器人产业。

因此,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是实践活动+多学科交叉的杂糅结果,是人类创造力和思考力的结晶。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机器人学和机器人?机器人和其他机器有何不同?这两个问题对后面我们评估机器人的未来投资价值十分重要。

这就要从“机器人”这个词的起源说起。

一般认为,“机器人”一词来自生于波西米亚的剧作家Karel Capek在1921年的剧作Rossum’s Universal Robots。这部作品我们不必细究,只需知道一部分情节即可:一位哲学家研制出一种人造劳工,这些人造劳工外貌与人类相差无几,被资本家大批制造来充当劳动力。后来,这些人造劳工反叛了人类……

因此,大部分人认为,Capek是“机器人”一词的创造者。不过江湖中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称创造了这个词的其实是Capek的兄弟Josef。但无论如何,这个词的灵感源于捷克语中的“rabota”。“rabota”一词在捷克语中的含义为“义务劳动”和盲目从命的人,或指“农奴”。

虽然在Capek之前,就有人设想和制造过类似于机器人的概念和物件(比如中国古代多个朝代都有人制作类机器人的物件、达芬奇设计过一款能动的骑士、法国人则发明过能进食和排泄的机器鸭,等等),但后来都被逐步纳入Capek使用的这个词汇之下,也就是说人们认可了Capek赋予的这个词的含义。那么也就意味着,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认知中,机器人这个概念在根源上就充斥着“苦力”、“类人”、“人类主导下的自主”等基因,也就是“有一定智力的、为人服务的劳动力”。

这一点从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中也可得到印证。

一个现代机器人一般包括:一个容纳组件的本体、一套收集环境信息的感知系统、一种交互方式、一套能源系统、一个指挥机器人的大脑和移动系统。很显然,人类是按照(也只能按照)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三维世界空间所限定的生物体准则来打造机器人的。换言之,机器人是人类通过对大自然法则的模仿所形成的拟象与仿真。那么,作为非自然产物,机器人天然就不具备和人类这样的自然生物同等的权利,它们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类欲望而被发明的(当然,一直有人希望机器人和智能机器能够与人类地位相近,或至少不被歧视,比如战略思想家赫尔曼·卡恩)。这些人类欲望包括:想探索自然和宇宙、喜欢搞发明、懒得打扫卫生(所以扫地机器人企业能够早早上市)、想征服火星、需要载体释放自己的想象力(所以诞生了那么多关于机器人的艺术作品)、想延年益寿(所以发明了机器人来进入人体内释放药物)等等。

记住上述这一本质之后,我们就可以去思考:这样的一个东西及其相关产业,价值如何锚定?只要能够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去思考,那么无论机器人行业是位于风口还是跌入低谷,你在投资时都不会随波逐流。评论家和自媒体可以为了追逐热点而随时变脸,我们可不要人云亦云。

虽然多年来,机器人的概念一直在随着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而丰富,但既然我们已经抓住了本质,那么就具备了初步回答“机器人是什么”的底气。在本文看来,从投资视角出发——

机器人是在人类主导下,具备一定智慧性和自主性,能够服务人类的器物以及服务过程中自然衍生出的产业生态。

机器人学和机器人的诞生,源自人类希望有聪明的苦力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隐秘的欲望;机器人和其他机器的本质区别,则恰恰在于一定的智慧性和自主性。在后文中,我们会分析这两点如何造就了如今庞大的机器人产业,且为何它们对人类投资机器人颇为关键。


02

进化背后的秘密

初步探寻机器人的定义,仍远不足以让我们明白究竟何为“机器人”。在把握住其本质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回溯机器人的成长史。但请放心,笔者绝不只是单一的以编年体从古至今罗列机器人大事记,而是先把从历史中总结出的最核心特征与趋势,用直白的语言加以概括——

1、工具性越来越强;

2、人性越来越强;

3、经济属性越来越强;

显而易见,这三点是机器人基于其本质(即本文第一章的浅析)的延伸生长。

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历史,从一些机器人发展的节点上窥视这些演变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界定第一台机器人绝非易事,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打造过五花八门的类机器人装置,它们是研究机器人发展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既然我们身处现代,那么从现代意义上的首台机器人讲起,才能让我们更直观地观察真相。

请抬起右手轻抚额头,闭上眼睛,三秒后再睁开。

现在,你身处1956年的一场酒会,不远处站着两个正密切交谈的男人。他们眉头紧皱、神色紧张,但不一会儿又哈哈大笑起来。向侍者打听后我们得知,我们见证的是一场历史性会面。这两个男人,一个叫乔治·德沃尔(George C. Devol),是个发明家;一个叫约瑟夫·恩格尔伯格(Joseph Engelberger),后来被称为“机器人之父”、“机器人工业界的亨利·福特”。

在这场交谈中,德沃尔告诉恩格尔伯格,他刚刚申请了一个专利,叫做"可编程的用于移动物体的设备"。恩格尔伯格惊喜万分:"这不正是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吗?"

有一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著名科幻电影,名为《我,机器人》,正是改编自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说。1950年,恩格尔伯格读到了这本书,大受震撼,当时就产生了制造机器人的念头。6年后与德沃尔的相遇,让他拥有了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契机。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创办一家生产机器人的伟大企业。

1958年,他们就拿出了一个可以自动完成搬运的机械手臂,也就是帮人类搬东西的自动化苦力。这可算是人类现代第一个机器人。

恩格尔伯格和德沃尔认为,机器人是未来人类的重要帮手,但越是要机器人精明能干,研发成本就越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前沿的机器人只有大公司才买得起。因此,应当把重型制造业视作首要目标行业,让机器人承担对人类有危险的工作。

美国企业巨头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1961年,通用汽车在狐疑中答应,在离纽约最近的新泽西工厂装一台这种新发明试试看。结果皆大欢喜,通用汽车看出了机器人的划时代意义,迅速开始订购更多的机器人,安装在全美各地的工厂。机器人承担的工作也扩展到焊接、油漆、粘合和装配。这帮助它取得了自动化生产的革命性突破。其他汽车公司见状纷纷跟进,将机器人用于流水线。美国机器人协会后来评价,这个发明"彻底改变了现代工业和汽车制造的流程"。直到今天,汽车工业仍然是机器人应用最成熟、火热的领域,油车和新能源车市场的走势也直接关乎机器人行业的阴晴。

几年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打造了谢克机器人项目(Shake The Robot),主体是一台移动机器人,这也是现代首个移动机器人。它还具备一定的观察和环境建模能力。当时控制它的计算机要装满整个房间。

可见,人类在创造出聪明的苦力之后还不满足,还要让它能移动、融入人类生存的世界,进一步帮人类懒省事儿。

恩格尔伯格和斯坦福大学打了头阵以后,机器人产业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机器人学也逐渐形成。1970年,第一次国际工业机器人会议在美国举行。工业机器人各种卓有成效的实用范例促成了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扩张,而由于场景千差万别,又反过来促进了不同机器人形态、技术、结构的发明。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又使机器人的控制性能大幅度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于是,多种多样的机器人从80年代开始实用化普及。而计算机、传感器技术在80年代的发展,又推动了机器人感知、反馈能力的提升。

1993年,一台名为但丁(Dante)的八脚机器人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被远在美国的研究人员操控,试图探索南极洲的埃里伯斯火山。这是人机协作的一个里程碑,也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机器人的重要启发:机器人作为人发明的助手,使命是配合人类需求、与人共同完成任务,而非取代人类。恩格尔伯格也认为,机器人的使命是帮助人类把生活过得更好。

只是到后来,随着人机协作的进化,人机协作共生的态势日渐增强,人机界限开始出现模糊,赛博信徒陡增。但本文认为,作为人,永远不能忘记研发智能机器的初衷,如果让自己的发明物占据主导地位,就丧失了人类文明的意义。

1999年,索尼公司(Sony)的机器狗“爱宝”(AIBO)产生了轰动。这款售价2,000美元的机器狗能够自由地在房间里走动,并且能够对有限的命令做出反应。

应该说,90年代以来的机器人,朝着越来越智能的方向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可编程试教、再现型机器人、有感知能力和自适应能力的机器人。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导航与定位、 路径规划、机器人视觉智能控制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也是机器人投资者应该熟知的,以便辅助对目标公司能力的评估。

2000年,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出品的人形机器人阿西莫(ASIMO)诞生,它身高1.3米,能够笨拙地以接近人类的姿态走路和奔跑。

2002年,iRobot公司发布了Roomba清洁机器人,这是扫地机的鼻祖,是如今著名的科沃斯、石头等企业的带路者,也是第一款在商业上成功的家用机器人。它和蓬勃发展至今的扫地机赛道证明了人类是有多不愿意做家务,但又多么贪图舒适的环境。

2012年,美国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局(NDM)颁发了世界第一张无人驾驶汽车牌照,该牌照被授予一辆丰田普锐斯(Toyota Prius),这辆车使用谷歌公司(Google)开发的技术进行了改造。如今无人驾驶赛道如此火热,不该忘记当年的这张牌照。而汽车作为提升人类移动能力、让人行动更舒服的重要发明,其智能化(或者说机器人化)是一种必然,因为越机器人化,人类开车就越轻松。

说到让人类轻松,就不能不提波士顿动力。这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机器人玩家(特斯拉机器人有日渐赶超的趋势)。每一次波士顿动力产品的迭代,都能引发全球的目光。究其原因,本文的观点是这家与美国军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组织,对生物原生能力的模仿几乎做到了目前人类创造能力的极限。人们看到波士顿动力的产品,就相信其机器人和机器狗能够达到甚至超越真人和真狗的能力。这是一种现实叠加想象的魅力,也是一个组织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饱经沧桑地发展了数十年,而机器人作为泛AI阵营的成员之一,其发展也与人工智能的历史密不可分。无论是自动定理证明的兴衰、从专家系统到知识图谱的试错、第五代计算机的教训、神经网络的出现,还是自然语言处理的诞生、强化学习的进化……人工智能的曲折发展刺激着机器人的腾飞。

但是,从投资机器人的视角出发,无需搞清技术背后的每段故事,只需知道三点即可——

1、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加速器;

2、机器人是促进人工智能研究的辅助者;

3、人工智能+机器人=强大的机械智能体;

足矣。

回过头看,机器人的发展是不是符合前文的三条结论?

1、工具性(不停精进机器人,让它们帮人干各种活,包括娱乐)

2、人性(对环境的感知、决策能力、移动能力愈发向和人性贴合的方向靠拢,人性也是自然生物性的一种)

3、经济属性(机器人也是商品,是能用来卖钱的聪明的工具和苦力。看看如今的机器人产业)

那么,机器人产业究竟发展如何呢?


03

机器人产业的长逻辑

前文说过,机器人本质上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到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这是投资者的机会也是挑战。比如,对于股票投资者,要注意:正因为机器人跟多个主题沾边,所以机器人上市企业在牛市的时候弹性可能也会非常大。纵观A股历史,一向是牛短熊长,所以牛市逻辑不能套用在正常时间段。

因此,在理解机器人的本质和发展特质之后,有必要顺藤摸瓜,掌握机器人行业独特的长逻辑。由于中国是近年来最强劲的机器人发展国,以下以中国为主体进行阐述。

首先,全球尤其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关键词是“增长”。这几乎是必然的:除非遭遇重大技术瓶颈或出现破坏人类基本伦理底线的事件,人类不可能停止发展帮自己懒省事、伺候自己的“聪明的苦力”。虽然近年来因地缘政治等因素让全球化受挫,但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不会变。

尤其是中国,“机器人+”相关政策已明确传递出中国无论如何要实现机器人产业腾飞这一利多信号。(拓展阅读:《机器人+,来了!》)2022年中国便迎来一个里程碑:1月-12月,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1万套,产量首次突破40万套,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第二,要注意虽然机器人分类的方式有很多,但以大类划分主要有工业机器人(约占53%)、服务机器人(约占34%)、特种机器人(约占13%)三类。其中,服务机器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与公共服务机器人。这种分类模式及占比数据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参照IFR和中国电子学会数据,到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人民币,总体年增速在20%左右。从结构上看,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增速最快,可能达到30%,特种机器人次之,约27%,工业机器人增速则在15%左右。

第三,推动中国机器人行业长期成长的动力,除了上文提及的政策因素,还有人口老龄化+青壮劳动力短缺、机器替人、国产替代意愿、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拉升。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是服务机器人的蓝海机会。这不仅是因为老年人数量增多,国家需要借助更多科技手段来照料陪伴他们,也因为社会压力让独生子女自顾不暇,赡养老人十分吃力。故只要服务机器人技术能力能稳步提升,市场机遇就十分广阔。在建筑等劳动力密集行业,则已经开始出现年轻劳动力日渐减少等痛点,这给了数字建造和建筑机器人发展机遇。(拓展阅读可参阅笔者拙作:《机器人×装配式建筑:中国建筑业“新棋局”》、《拓宽“服务力”边界:机器人之于建筑业的终极价值》)

机器替代人工的原因,则主要是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与机器人价格下降(鲁棒性优化和性价比提升)叠加的结果,这一点也与机器人基本特性中的经济属性相关联。关于机器替人,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插曲。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和欧洲经济繁荣、亚洲四小龙风头正劲,这带来了人力成本的总体上升。对机器人产业来说,这则是一个机遇,但这机遇却意外被中国加入WTO这一历史性事件干扰: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强大的劳动力优势直接冲击了全世界的认知,机器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比中国劳动力性价比更高。

现在,历史又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关口,印度人口基本已超越中国,那么印度能复制中国当年的情况吗?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毕竟国际环境、科技水平都和当年不同,印度和中国的国情差别也很大,何况还要看中国机器人降本的速度如何。但这的确是一个可以观察的事项。

至于国产替代,这个逻辑在很多制造业细分赛道里都存在,机器人尤甚。前文说过,机器人应用最普遍的是汽车行业,其中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有产能但缺乏成熟产业,因而供应链话语权不大。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人步伐不慢,谈得上产业二字。以电池为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大概占汽车成本的40%到60%,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目前来看,中国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比较早,已经培育出几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综合技术指标也是全球领先的,比如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包括单车性价比等都是在全球领先的。既然有产业,自然也会带动相应产业链,包括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仅从这一点,我们也应对中国机器人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最后,再来谈制造业机器人密度。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其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其工业化水平的核心指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新平均值已增至每万名员工141台机器人,是6年前(2015年为69台)的2倍多;中国以每万名员工322台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位居世界第5。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的255台上升到2021年的274台,排名则从世界第7位下降到第9位。这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

以上就是机器人的一些长逻辑,无论机器人是不是当下市场和舆论的热点,这些逻辑大体不会变。

长逻辑之下,我们再来细拆机器人产业链。笼统而论,机器人上游是零部件制造,核心是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三大件;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下游是面向各个行业的系统集成商和营销公司。

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的大哥,下面便主要论述工业机器人上中下游情况。

工业机器人上游的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占到了机器人全部成本的约70%,因此上游极受市场关注。上游代表性公司有绿的谐波等。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销售净利率极高——2021年为42.87%。一般来说,制造业超过20%的销售净利率水平就代表着公司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机器人中游本体制造的特点是市场大、利润薄。中国在这部分的代表企业有埃斯顿、新松、埃夫特等。 其中埃斯顿是通用本体制造商的龙头,也是外资较为看好的一家中国机器人上市企业,这或许跟埃斯顿曾大手笔收购海外机器人公司及其出色的投资关系管理有关。(拓展阅读可参阅笔者拙作《机器人资本风云录 | 埃斯顿》)

工业机器人下游代表企业有亿嘉和等。该公司主要布局电力巡检机器人以及带电作业机器人,大客户是国家电网,销售净利率可接近40%。最近亿嘉和还进军了近两年火热的商用清洁赛道,目前该赛道已经有高仙、科沃斯等玩家。

拆完了现实产业链,我们再尝试预测未来爆发点。本文天马行空地抛砖引玉:机器人的动力来源,也就是能源部分,有没有机会迎来意想不到的爆点?

前面我们说过,机器人市场与新能源汽车的兴衰紧密相关,而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机器人要更进一步也需要更强大持久的动力来源,至少要像人类一样,吃了东西就能立刻补充体能。那么,新能源+机器人的组合,有没有投资和创新机会?


04

投资人性的缺陷

至此,我们已经从投资视角梳理了“机器人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是时候直接谈谈投资了。

本文所说的投资是个综合性概念:投资人把资金撒向初创机器人公司是投资,散户购买机器人公司股票是投资,毕业生进入机器人领域工作是投资,家长为孩子购买一台玩具机器人也是投资。

投资并不神秘,并不必然和衣冠楚楚、酒会咖啡、高端大气划等号,它只不过是一轮轮伴随着思考、情绪、决策,去投入资源、等待回报的行为周期罢了,和菜农种菜、王婆卖瓜、复习考研毫无区别。

但机器人领域充斥着没有多少收入和利润的小公司,或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成长型公司,也遍布水平参差不齐的机器人教育老师和基金经理。这也导致机器人技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领域。

同时,对于中长期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资本和舆论往往会在短期内高估行业发展的进度;长期看又往往会低估行业的长期增长动力。通俗点说就是兼具短视和功利。大家不要轻易被外界干扰。

本质上,投资机器人就是投资+克服人性最本源的缺陷:懒惰和贪图享受。人性不变,机器人产业就不会垮。投资机器人,也是在投资+试探不可知的未来:恐惧裹挟着人类的冒险精神狂飙突进,人们渴望知道,这些越来越像自己的聪明的苦力,究竟能在人类智慧的引导下进化到哪一步。就像大航海时期一样,为了那不可知的未来利益,人类甚至可以暂时克服懒惰、甘冒风险。

总之,只有牢记人性和机器人本质、持续深度跟踪行业变化、持续深入研究核心公司、耐心等待合理甚至是被明显低估的入局时机,并在市场情绪过于高涨的时候合理决策,才能高胜算地实现完整的投资周期。

这一切也让投资机器人成为一件极富魅力的事:满足人类的惰性和贪欲让它具备触手可及的回报潜力,探索未知又让人相信更美好的果实就在不远的未来。

但未知同样也让人害怕。尽管一直以来,人类相信机器人是按照人设定的指令和行为模式运作,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谁又能言之凿凿呢?何况人性的缺陷与高精尖技术的结合,从不让人放心。是否有一天,人类会突然发现,这些苦力,已经比我们更聪明?

谁知道呢,或许机器人现在表现出的缺陷,只是扮猪吃老虎,现跟随人类学习再伺机反超或许是它们的一种投资策略。

机器人是一个充满魅力、关联广泛、内涵丰富的世界,它是普通人美好生活的帮手,是残暴战争的核心,是赛博未来的首脑,是产业经济的催化……在机器人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哲学丰富了它的内心,文艺拓展了它的想象,军事赋予其机会……

本文难以触及机器人内涵之万一。但无论如何,只要人性不变,机器人的本性和逻辑也不会变,我们投资的思路也就是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