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非夕科技“flexiverse 2023新品发布会”正式对外亮相,非夕带来了全新产品: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新一代通用力控型夹爪、穹知ai系统。同时,在发布会上非夕科技还就仿人化技术理念、典型应用、行业标准和非夕生态进行了全面阐述。

非夕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王世全在发布会上说:

我们将保持初心,通过科技创新让机器人有能力胜任更多重复、枯燥、有害的工作,朝着非夕‘用以人为本的科技,让工作更具创造性,让生活更有幸福感’的愿景而努力。

非夕科技选择仿人化的技术路径,致力于让机器人以更加类人的方式工作。

参考人的行为方式,人工作业往往以手感调整为主,视觉引导为辅,将这些从人身上的启发

移用到机器人的工作形式及相应的产品设计上,从而实现更通用智能的机器人产品。


新品发布:

“臂”“手” “脑”的产品创新

在本次的发布会上,非夕科技带来的自研创新产品: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玄晖 moonlight。如果将自适应机器人拂晓rizon系列比作是“通才”,那玄晖机器人则是细分领域里的“专家”。

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对力控要求高,自由度要求相对低的场景中,玄晖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首先,玄晖融入了非夕多年积累的传感和力控技术,结合并联式架构的优化,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力反馈做出实时的调整,具备与 rizon 系列机器人同级别的精细力控和稳定抗干扰能力。

其次,它还拥有强大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可以自动化复杂力控任务,快速适应操作环境的变化,能广泛应用于更丰富的场景。

据非夕科技产品总监李学森介绍,玄晖在测试应用中有出色表现,由于玄晖具有高力控精度,无论是螺丝拧紧、柔性上料组装,还是平面打磨,都有着出色的发挥。

除了有机器人“臂”的创新产品外,非夕还带来了全新自研的 “手”——通用力控型机器人夹爪grav系列,此款产品拥有标准版grav和增强型grav enhanced两个版本。

在非夕看来,如果想让机器人实现如人手一样精细、灵活的操作能力,仅靠机械臂本身是不够完备的,还需要靠“手”的创新。

据非夕高级产品经理李文彬介绍,grav是二指力控型电动夹爪,grav enhanced则是结合了壁虎材料,具备两种控制模式:二指力控和增强型无源吸附。

grav通过实现极致的力控性能,以及仿生壁虎材料的运用,能极大地扩展夹爪的通用性,适应尽可能多的处理对象和复杂任务,也就为机器人工程方案提供更多的选择。

有了“手”和“臂”后,非夕还发布了完整的通用“大脑”——穹知noema系统,包括了穹知云平台、穹知边缘系统和穹知边缘控制器。用户可以非常轻松地进行ai模型的开发和解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数据治理、模型训练、算子编排、方案部署,和维护调试等功能。

据介绍,ai穹知系统旨在将机器人ai解决方案进行平台产品化,让更多行业生态伙伴使用非夕ai技术,扩大机器人ai解决方案的普及度,提高ai方案的部署效率。

面向第三方使用的穹知ai平台将在2023年6月对外开放注册使用。


典型应用:

基于自适应机器人的打磨抛光解决方案

在展示了非夕“臂”“手”和“脑”的最新产品进展后,发布会上,非夕还以打磨抛光为例,就仿人化的机器人技术,到底在实际场景中可以应对哪些真实需求痛点、带来哪些应用上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打磨抛光是制造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也是很难实现自动化的环节。行业常见痛点包括工艺难度高、大多数自动化方案通用程度不高,以及缺少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过去几年中,通过大量客户需求和项目实践,基于自研的自适应机器人,非夕提出了柔性通用的打磨抛光解决方案。

自适应机器人具备曲面跟踪、轨迹学习、曲面贴合、力位复合控制的动态性能,同时还兼具可靠的抗干扰能力、更加灵活的空间运动能力,这些成为了自适应机器人能出色完成打磨抛光任务的核心能力。

非夕科技首席机器人科学家钟书耘表示,通过大量的研发实践,基于自适应机器人的打磨抛光应用具备多种优势,首先是能够适用更广的需求范围,其次,机器人能实现较为理想的工艺质量,高效地测试和部署。同时,由于自适应机器人本身是软硬件高度集成一体化的力控型机器人,这就意味着非夕的方案不需要加装额外的外部传感器,或是浮动磨头,减少了外部设备损耗和维护费用,让方案更具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