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曾经登上微博热搜、获得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的“外卖小哥穿外骨骼机甲送外卖”这一则新闻么?

两年前,饿了么针对大城市中没有电梯的的老旧小区以及商业区、步行街等非电瓶车送餐区域的配送难题,创新性使用外骨骼机器人在餐饮外卖领域进行了配送新方式探索,将外骨骼机器人引入大众视线。

凭借助力人类获得更强力量、助力行动不便的人实现行走等噱头,外骨骼机器人一度成为大众期待的“钢铁侠”,但受限于国内外骨骼机器人行业的技术、成本等因素限制,外骨骼机器人在掀起一阵热潮过后便消失在大众视线中。

如今,曾为饿了么该项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傲鲨智能,凭借重大产品进展,再次杀入大众界线。


▍从0到1,不甘寂寞的新尝试

对于外骨骼机器人而言,技术、认证与成本是外骨骼机器人行业企业竞争的主要竞争壁垒与护城河。其中,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与可靠性保障是企业竞争的根本源头。

前不久,傲鲨智能正式官宣,旗下自主研发的BES-HV、BES-P两款腰部外骨骼通过了欧盟CE认证,获得在欧盟以及其他认可欧盟CE认证的国家和地区销售相关产品的资格,正式打开产品“出海”通道。

这意味着,傲鲨智能自主研发的外骨骼系列产品质量安全性与有效性达到国际标准,获得国际认可。

同时,这也将成为傲鲨智能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新起点。

而其创始人&CEO徐振华,继璟和机器人、傅利叶智能两次创业成功之后,也将再次迎来新一轮创业尝试的开花结果。

近些年来,外骨骼机器人一直是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自2008年起,关于外骨骼机器人的相关学术成果接连不断在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以外骨骼机器人为主要研发产品的企业,在数量上虽有增长却发展颇为缓慢。

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开发难度大和商业化难度大两点。

那么,曾参与创办过两家企业的徐振华为何选择进入外骨骼机器人这个赛道?自2018年成立至今,短短四年时间,徐振华又是怎样带领傲鲨智能实现从产品研发到产品出海的巨大跨越?

说起这一切便不得不提及徐振华的出身和傲鲨智能的团队。

同很多技术的发展一样,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最早起源于军事,后来逐渐拓展转移至助产、助残方向。初期阶段受限于过高的成本限制,国内外大多数外骨骼机器人企业都选择从医疗康复领域切入。

徐振华此前参与成立的璟和机器人、傅利叶智能两家公司,都是从事医疗康复机器人及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研发的企业。机电学院出身,曾有过发那科、上汽通用等工业大厂工作经历的徐振华,在两段医疗外骨骼设备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发现,除却外骨骼机器人本身制造成本外,医疗外骨骼还面临资质认证、临床试验、安全配套等较高的隐性成本。

在推进医疗外骨骼的进程中,徐振华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开发应用方向逐渐发生转变,后来恰逢傅里叶智能企业模式发生变化,于是徐振华最终选择离开,并创办通用型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企业——傲鲨智能。

在徐振华带领下,傲鲨智能团队耗时4年完成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腰部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三套产品的研发、测试和正式对外发布、设计细化和升级,实现了企业产品从0到1的突破。


▍进军工业,工业商用领域试水者

尽管大家都知道,在建筑业、制造业、泛工业、物流行业、农林业、医疗等很多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对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都将有巨大作用,但在国内,将产品实际应用到行业进行数据收集和产品细节改进的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却鲜少见到。

徐振华敢于从医疗康复转向B端工业市场应用,便做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准备。

在中国,工业外骨骼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外骨骼机器人要想下沉到工业市场,首先必须要做的便是将外骨骼机器人进行简化和轻量化。不同于军用的严格要求,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民用,在设计本体、结构、认证以及元器件采购等多个维度的难度都大大降低。

依据民用需求,在动力系统方面傲鲨智能摒弃了维护比较麻烦的液压系统和能量损失较大的气动系统,选择了更清洁也更好维护的主流动力系统——电动系统。同时,在对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分类上,傲鲨智能也选择了以具体应用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思路,将产品分为HEMS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系列和MAPS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系列

傲鲨智能的产品研发从商业布局出发,产品实践亦是自商业布局开始。

在汽车制造行业,虽然从前端的钣金冲压、白车身焊接到喷漆阶段流水线已经基本实现了 95%以上的自动化,但在早期冲压阶段与最后总装阶段以及物流首末端物料装卸环节还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对此,傲鲨智能推出了在工业应用场景提供上肢助力的工业上肢外骨骼机器人MAPS,并于2019年11月交付上海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工厂,这也是凯迪拉克在全球采购的「首台外骨骼机器人」。

据了解,傲鲨智能在此产品早期研发阶段便对知名汽车厂商进行了走访、调研。在产品实验应用阶段,产品样机也在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品牌商宇通客车的新能源基地、奔驰总装与发动机厂、奇瑞新能源工厂、吉利汽车工厂等知名汽车品牌厂商进行使用测试。通过与一线工人面对面交流,傲鲨智能研发团队获取改进意见并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获取行业应用信息储备。

在物流行业,商品的搬运、分拣、打包等环节自动化并未完全实现,一线物流工人在大促期间甚至会一天弯腰超3000次,这对物流工人的身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伤。针对物流行业的行业特点,傲鲨智能推出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MAPS-Y和HEMS-L 3.0腰部外骨骼机器人、MAPS-U3.0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三款产品亮相。其中,MAPS-Y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此前已参加过大兴南航演练测试,HEMS-L 3.0腰部外骨骼机器人、MAPS-U3.0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两款产品则出现在南航转场北京大兴机场一周年的报道中。

在电力行业、在矿山行业、在银行,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均已实现落地应用。

以泛工业市场为着力点,傲鲨智能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共性,设计推出的常规性应用产品,已在数家知名国际汽车品牌制造商、家电制造商、大型国际机场、物流仓储等企业实现了产品落地应用,并成功积累了不少实践案例。

而在常规性产品之外,傲鲨智能也与一些具有定制化需求的特殊行业客户进行合作,较早的介入到行业中获取数据,意味着在产品研发与应用时间上占据了先发优势。


▍人机结合,待培育的新市场

当然,企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支撑。

自2018年4月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内,傲鲨智能便于2019年2月完成由明势资本、险峰长青投资完成的融资金额高达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天使轮融资后不到2年后,傲鲨智能又于2020年11月完成由明势资本、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投资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傲鲨智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资本频繁投资的缘由则大致与其产品技术、产品市场与产品前景有很大联系。

据了解,在产品技术方面,傲鲨智能已掌握外骨骼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通过将产品研发打散到芯片级,傲鲨智能实现了电机、定转子、相对编码器、绝对编码器以及驱动器等在内的驱动组件和减速单元的独立自主研发。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所有核心零部件,傲鲨智能均已申请专利、无任何国外可脖子核心部件,这为未来傲鲨智能产品量产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在产品市场方面,虽然整体来说,外骨骼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距离实现大规模应用仍有一段时间,但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工具和提高医疗康复水平的设备,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在近十年内实现全球性规模化增长。

据国际研究机构ABI预测,2020年至2030年,外骨骼机器人的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3%,2025年开始达到高增长阶段,预计在3年内复合增长率达到47.7%,到2028年,全球的市场规模或突破58亿美元,并逐渐走向成熟。2030年,全球规模将突破68亿美元。

在产品前景方面,国内康复类外骨骼机器人赛道已相对拥挤,军用类外骨骼机器人对技术的要求又过于严格,存在研发实验周期长、技术难攻克的痛点。相较之下,泛工业类外骨骼机器人不仅对技术难度要求稍低,国内从事该类产品研发的企业也很少,市场竞争较小,在此情形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只是,就目前而言,外骨骼机器人在泛工业应用方面的市场教育仍未成熟。外骨骼机器人到底是什么?外骨骼机器人能在工作中起到什么作用?不少工人对外骨骼机器人所能发挥的潜在价值并不了解,便被其10余斤的自重和繁琐的穿戴所劝退,对使用外骨骼机器人产生抗拒心理。此外,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也成为限制企业是否推广外骨骼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因素。

不管是外骨骼机器人的功能推广、市场教育,还是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轻量化、便捷化、平价化,都需要更多如傲鲨智能类似的企业去探索、去解决。


▍结语

机器人有两大发展趋势,一为自动化,一为智能化。

对于机器人的自动化研究,国内外已开展多年,并取得显著进展。随着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制造业、电力、建筑业等许多领域都已经有机器人助力实现自动化生产。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现有技术范围内,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尚未达到理想化状态,在某些特殊环节,拥有高度灵活性、机动性的人类仍必须担任重要角色。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之前,能够提升人类身体机能,并将人的高阶智慧、高度灵活性结合的外骨骼机器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从军用到医用再到泛工业,外骨骼机器人的普及化应用趋势已逐渐显现。随着与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密切相关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材料科学、算力支持等底层技术科学的发展,外骨骼必然将朝向更加轻量、便捷的方向发展。

柔性外骨骼、自平衡外骨骼、喷雾型外骨骼、穿戴式外骨骼、交互式外骨骼等各类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逐渐完善,将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在泛工业应用之外,开发更为广阔的民用市场。

与助力人类实现高效作业与灵活娱乐的手机、电脑等个人终端设备的商业化路径相似,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外骨骼机器人将成为继电脑之后,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