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MIR(睿工业)发布的2022半年度工业机器人20强榜单中,国产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出货量位列国产第一,超多家外资品牌,逼近KUKA,位列综合榜单第五,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成为中国机器人领域中不可多得的国际化品牌。

MIR 睿工业《2022半年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0强》榜单部分截图

本文详细梳理分析埃斯顿发展历程,6年时间营收增长了6倍,埃斯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根据埃斯顿最新公告:2022年销量目标1.6-1.8万台保持不变。这在疫情叠加国际局势多变的2022年尤为亮眼,在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埃斯顿如何保证持续盈利、且持续高增长?又基于哪些底气对2022年下半年做出乐观预估?


01

抓住细分与风口,

找寻逆势增长密码

制造业的升级转换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已逐步渗透至各个行业。在MIR DATABANK最新统计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市场趋势中,锂电池、光伏、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行业逆势增长。

2022H1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行业同比出货增长情况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

埃斯顿提前布局精确的抓住了包括锂电、光伏等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机会。如今,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欧洲能源危机仍在持续中,新能源行业机器人应用需求持续高增长。

中国作为光伏、锂电池创新技术、生产制造主要基地,国内光伏设备中硅片端、组件端设备企业基于其良好的竞争格局以及平台化的布局能力,目前已经快速打入海外市场,伴随出海的还有中国工业机器人。

光伏电池机器人产线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8月产量高达71.4万辆,同比增长117.0%,1-8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86万辆,同增114.55%,预期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500万辆,占比中国汽车总产量的20%。在全球电动化浪潮明确下,制造业升级必然带动自动化、智能化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焊接

从细分板块看,锂电设备、光伏设备以及半导体设备等细分行业受益于下游需求高景气,上半年业绩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机器人企业会持续获得大额订单并陆续交付,下半年这些订单将体现在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上。


02

全球化新阶段

宏观层面,2015年以来,埃斯顿的崛起与中国机器人行业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微观层面埃斯顿借助多次海外并购,并且快速的整合并购资源推动营收大幅度增长。

2016年-2017年,埃斯顿就收购了7家公司,其中4家是欧美企业,随后两年消化掉专利和技术后,2019年埃斯顿又收购控股了德国焊接机器人公司Cloos。通过并购、投资等运作,埃斯顿坚持系统级正向开发模式,从控制器、伺服系统、电控系统到机器人本体和软件算法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

由于复杂工艺里涉及机器人的型号和功能更加丰富,收购补全了埃斯顿工艺积累的短板,同时丰富了埃斯顿机器人产品线。截止2022年,埃斯顿拥有57款产品,产品线覆盖了SCARA、四关节、六关节等品类,据MIR 睿工业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埃斯顿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位居第四,抵近安川、库卡等外资品牌,位居国产第一位。

在产品布局上,埃斯顿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和的布局都较为全面。总体而言,全产品体系对于提高批量化程度,提升产业覆盖率的优势非常明显。埃斯顿全系列3-600kg负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光伏、锂电、焊接、钣金折弯、冲压、压铸、木工打孔、装配、分拣、打磨、去毛刺、涂胶等领域。未来,埃斯顿补全超大负载机器人型谱,将在产品型谱方面同外资品牌不相上下。


03

灵活的市场方案策略

和丰富的工艺积累

在拥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优势,掌握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深度理解行业应用工艺,埃斯顿拥有较强的机器人定制开发能力。

2021年9月,埃斯顿发布了为锂电行业定制款50KG大负载scara机器人,在后续所见公开信息中,其核心部件和机器人已经正式导入宁德时代供应商名录,同时批量进入新能源行业其他头部企业;在光伏行业,历时5年发展,埃斯顿专为光伏行业设计的高速高精度大臂展大惯量的组件装配机器人成为主力产品,同时在硅片、电池片端生产工艺段,根据MIR 睿工业监控统计,埃斯顿机器人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

在金属加工领域第一大细分行业:焊接应用市场。埃斯顿整合携手CLOOS技术资源,密集型推出6款焊接机器人。吸收了CLOOS在中厚板焊接领域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了自身在薄板焊接领域的优势。

CLOOS先进的深熔焊、动态焊(MoTion Weld)、高速脉冲焊等工艺在各类复杂厚板焊接中拥有极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特种车辆、工程车辆、轨道交通、钢结构等行业。

大量外延式并购布局海外市场,加之将产业链一一打通,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后,借助国际化技术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埃斯顿在机器人本体领域快速消化了多年技术积累,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应用、性能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已无明显差异。同时埃斯顿国产化替代已经取得较大成果,目前除了个别类型芯片和某些型号的减速机,其产品均已实现国产化,尤其在高阶算法上CLOOS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埃斯顿与国际一线品牌的差距。

通过充分结合国内外产品体系优势,埃斯顿实现了“双轮驱动”下的长期高增长,2021年67%的收入来自机器人业务。半年报显示,埃斯顿的研发投入持续多年保持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通过收购整合及外引内培,奠定了其保持技术创新领先优势的坚实基础。


04

扩充产能,加快海外市场拓展

埃斯顿基于现有的全球化的业务结构,优先构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布局和多层次研发体系,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目前埃斯顿拥有三支研发团队: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团队、智能控制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团队以及欧洲研发中心。除此之外埃斯顿还有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智能核心控制部件及解决方案、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专家团队,也与多个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强有力的技术团队是其能够进行自主研发、不断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保障。

提前布局行业前沿技术、逐步打开欧美市场,这一全球化布局的举措早在2020年得到了市场的正向印证。2019年埃斯顿机器人销量近4000台,2020年全球抗击疫情下,埃斯顿出货量将进入全球前10强,机器人产品出货量达到5000-6000台,从年报上来看50%的收入来自欧美。2021年埃斯顿机器人本体出货量如期超过1万台,在2022年埃斯顿预计出货量能达到1.6-1.8万台,国内外市场增量持续。

为了在下游需求增长迅速的上升窗口期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埃斯顿还在积极扩产,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3年可以投入使用,最终实现5万台套年产能,使得产品交付能力得到有力保障,从体量上进一步缩小与外资厂商的差距。

未来机器人市场将持续受益于由技术发展带来的应用拓展,以及下游需求成熟带来的需求提升,进一步推动整体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同时在国内政策层面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化率提升,埃斯顿等机器人头部企业及产业链相关厂商有望快速发展。

随着埃斯顿业务不断扩大,埃斯顿的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规模与总营收规模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国产本土生产商正在逐步抢占国际厂商的市场。以埃斯顿为领头的国产品牌销量已超过部分外资品牌,国产机器人竞相绽放异彩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