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腔镜机器人领域小有名气的康多机器人品牌,背后控股公司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哲睿)正计划上交所科创板IPO。

思哲睿的核心产品康多机器人,属于腔镜手术机器人,可辅助医生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和胸外科等领域开展微创手术。今年6月,康多机器人完成首个适应症的批准,用于泌尿外科上尿路腔镜手术,意味着康多机器人将进入关键的商业化阶段。

目前在腔镜手术机器人处于领先地位的是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开发的“达芬奇”系列手术机器人,该产品最早于2011年获批。康多机器人之前,威高机器人与微创机器人(02252.HK)也已先期获批。对于思哲睿,这意味已经落后了一个身位。


技术门槛将突破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思哲睿未产生任何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产生其他业务收入527万元、66.3万元、103.89万元以及3.28万元,均为技术服务、设备租赁等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7.85万元、-3228.89万元、-6663.26万元和-1.23亿元,合计亏损2.5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9亿元。

相比传统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具备明显优势,有望成为外科手术发展方向。凭借精准、灵活、滤抖、易操控等优势,机器人辅助手术可提高外科医生手术能力,实现更精准的手术操作、更低的出血量以及更短的术后恢复周期。

细分至腔镜机器人领域,医生在坐姿状态下开展机器人手术,可降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疲乏感,在精确操作、消除震颤等方面较传统腔镜手术存在显著优势;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延展了医生的手部功能,使医生手术意图和动作更易实现、更精准。

与带来种种便利相对应,手术机器人需要集成机器人本体设计、控制算法、电气工程、影像导航及精准成像5大底层技术,手术机器人开发难度较大,这也造就了龙头效应。这里的龙头就是通过代理渠道入局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在国内已分别获批Si系统与Xi系统两款产品,可适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和胸外科。确保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长期龙头地位的是其专利保护体系,有券商研报指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授权和正在申请的专例达4000多项。

自2018年起,达芬奇机器人相关专利陆续到期,本土相关机器人公司随之涌现。2021年是国产手术机器人元年,当年10月,威高机器人开发的“威高妙手-S”获批,成为首款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2022年1月,微创机器人开发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获批。

国内获批手术机器人

从获批注册证角度,思哲睿与微创的手术机器人都是适用于泌尿外科,威高妙手-S适用于普外科。目前思哲睿获批的型号是康多机器人SR1000,根据披露,该产品今年8月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GALRP)的临床试验,并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GALRP是一项复杂的腔镜外科手术,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GALRP属于高难度手术,这类手术过程复杂、风险较大;相比普通腔镜,手术机器人具备高清三维立体视野,可以完成精细分离、切割等操作,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因此包括GALRP等高难度手术是机器人手术应用重点,如果SR1000型康多机器人可以获得GALRP突破,则说明其具备在狭窄解剖空间下的复杂病变手术能力,也将大幅增加未来商业化潜力。

微创机器人也把攻克GALRP作为其开发目标。2019年11月,微创机器人开发的图迈首先完成了1例GALRP的临床验证手术。在未来研发布局上,二者都开展了包括妇科、普外科、胸外科等适用科室的临床试验。

康多手术机器人研发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机器人获批的图迈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都属于四臂腔镜机器人,SR1000型康多机器人则属于三臂机器人。招股书显示,思哲睿开发的四臂腔镜机器人——SR2000康多机器人目前处于型式检验阶段,尚未开展临床试验。

从适应科室及术式,或产品技术指标的角度,思哲睿都有追赶微创机器人的潜力。


市场推广方式待检验

整体而言,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渗透率较低,但并不意味推广的阻力小。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从传统手术切换至机器人辅助手术,需要历经手术观念、术式习惯的转变。

目前思哲睿和微创机器人产品刚获批上市,尚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一般而言,一台机器人的销售要经历宣传推广、医生培训、医院招标等一系列环节,对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并非易事。截至2022年上半年,微创机器人未实现图迈的销售。

机器人设备销售仅是手术机器人公司商业模式的基础,实际上机器人公司未来收入主要将由设备、耗材和服务三部分构成。在市场趋于稳定以后,包括手术器械和附件销售的耗材收入将占更大比例。如2020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市场中耗材及服务的占比达到74.7%。

因此机器人公司开始选择与行业带头人“绑定”,强化与医疗机构的联系。良好的“医院关系”是实现产品销售的核心。

根据披露,康多机器人目前的临床试验合作单位多为北方医疗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在开发阶段,思哲睿与哈尔滨公园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合作开发人工耳蜗手术机器人。

与之相对照,微创机器人合作单位以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为主。腔镜机器人图迈、骨科机器人鸿鹄曾在包括上海东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开展多项关键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阶段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促成双方的合作,令微创机器人走的更远。2021年1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与微创机器人成立培训中心;今年8月、9月、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自与微创机器人成立培训中心。

通过培训中心的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医疗会议及医院研讨会,是微创机器人培育市场的“阳谋”。“跑马圈地”式的推广方式最终能否起效,思哲睿会否效仿,仍有悬念。根据披露,截至6月30日,思哲睿销售人员仅23位,占员工总数比中仅6.91%。

思哲睿员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