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浪地球》系列中,人工智能MOSS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个量子计算机同时拥有自主意识和极高的智慧。MOSS既有人类的特征,又有着超越人类的理智。因此成为了高人气的非人类角色。

在影片中,MOSS会和人类对话,提供一些建议。而最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爆火,这款横空出世的聊天程序在各行各业都引起轩然大波。通过关键词,聊天程序能生成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对话。人工智能的话题又再度引起热议,它对影视行业有哪些警示?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与大家一同聊聊这个话题。

都说科幻电影是最好的科普作品,很多科幻电影已经给我们展示过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目前爆火的聊天机器人,和我们熟悉的那些电影里的人工智能,到底有哪些差别?拿《流浪地球》的MOSS来说,它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能符合人工智能的四个功能:一是感知智能,它能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变化;二是认知智能,MOSS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在太空电梯和空间站坠毁之后,它学会了建造行星发动机;第三是决策智能,它能安排和执行任务;第四是协同执行任务的群体智能。

@田丰:现在的人工智能和电影中的MOSS本质上的差别在于,这个技术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具有自我意识。

目前的聊天机器人是从庞大的数据库里搜索并编辑信息,以达成和用户对话的效果,它并没有真正的“观点”。比如如果我们询问它“《流浪地球》好不好看”,它通过用户发送的文字,从影评库里搜索信息,然后生成用户可能喜欢的回答。

与之前火热而且备受争议的AI作画类似,目前也有人尝试通过关键词,让聊天机器人写剧本或影评。聊天机器人写出来的剧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读的,但依然有比较明显的拼贴痕迹。而且这样的剧本在法律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编剧宋方金:我看了它写的一些方案、剧本、构思,它都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模式化和套路化的概念里边,没有对我们构成真正的挑战。那么未来我相信它写出的剧本,会超出60%以上的编剧。那么在它学习了这些优秀的创作模型之后,它需不需要付出一些版权费和创作费呢?它会不会对我们已有的一些创作者构成冒犯?所以说在以后的道路上,希望我们能够把人工智能的按钮,牢牢地控制在发明它的源头人类这里。

这里延伸出另一个问题:如果AI通过已经授权的剧本生成一个新模板,再由编剧加工,那么最终的版权是属于谁?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最终版权无疑是属于加工者的,但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情况是许多创作者的作品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被拿去加工,这方面又如何防范?实际上目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数字水印,可以埋入到我们创作的作品当中,在需要维权的时候用上。

当然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创作不只有负面影响,也有着很多正面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能使创作门槛下降,比如AI作画,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可以通过AI作画来进行图像方面的叙事。人工智能也减少了一些重复性工作的工作量。通过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创作。

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人类的想象力都是无法被替代的。很多伟大作品里的创意,是凝聚人类的智慧创作出来的。

@田丰:我们可以看到《流浪地球2》里面,当月球接近地球,在1.5万公里之内,月球就会被潮汐的引力撕碎,变成地球的一个星环。那么这个就是一个极限的思维。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看别人的作品,然后保持这样的一个极限思维,创造出新的像黑暗森林的理论,或者是毁灭月球的这样的新的创意。

技术进步是服务于人类的,当技术变得能让艺术创作更为轻松时,值得我们为之喝彩。而创作的核心永远是无法被技术发展改变的,只有人类才能写出打动人类的故事。对于人工智能的到来,艺术创作者们可以用开放的姿态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