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出生的陈子强,与工友们在一起时,显得格格不入,他身材瘦削,长相清秀,发型收拾得干净整齐,手上也没有建筑工人常见的老茧。

他是年轻人当中少有的一个“建二代”,父亲是一位包工头,姐夫也在工地上工作。子承父业,大专毕业之后,他去工地上盖房子,但不同的是,他的工具不是铲子、坯子,而是机器人,他被称为“产业技师”,而不是“建筑工人”、“农民工”或者“劳务工”。

6月2日下午,在佛山市的一个工地上,陈子强拿着平板电脑,设定了几个参数,一旁的机器人扭动着身体就开始了工作,不到一个小时,一个房间的喷漆作业就完成了。

陈子强正在操作一台机器人

陈子强是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派往工地上的员工,日常工作是在工地上操作机器人。博智林是碧桂园旗下的一家研发应用建筑机器人的公司。

“在职业鄙视链上,处于底层的无疑是建筑工人。你去相亲,如果说自己在工地上,可能对方扭头就走了。”张恒(化名)感叹道,他是博智林的一位技术负责人,他有一个梦想,用机器人让建筑工人成为一份体面的工作。

建筑行业正面临着“用工荒”难题,3月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城市报》发文称,建筑业一线工人以60后、70后为主,80后占比很小,90后基本上难觅踪影。

机器人的出现,为这个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答案,它们可以帮助人工,完成危险、繁重、脏乱的工作,也吸引95后甚至00后进入到工地,成为一名智能建造“产业技师”。


机器人,到底能为传统建筑业带来什么?

未来,谁去盖房子

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参与者、见证者。

2000年,22岁的姜海根离开老家湖南怀化,来到珠三角,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广州是他作为建筑工人的第一站,他曾在那里待了6年,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康师傅、李锦记、宝洁、高露洁的厂区,都曾有他青年时的回忆。

黄埔区有一条商业街,姜海根记得,十几年前,那里是他住过的宿舍,当年还是杂草丛生,如今已是灯红酒绿。

“珠三角的很多工地我都待过,现在走在路上,还能认出来哪栋是我盖的。”姜海根说,他有一个观察,2006年前,盖厂房的多,2006年后,盖住宅楼的多。

60后、70后是中国建筑工人的主力,20多岁出门打工时还是青葱少年,一眨眼便人到中年。如今,他们也快要从建筑工地上退场。

今年3月,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多地发布建筑行业“清退令”: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以及50周岁以上女性,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已经44岁的姜海根预计,不用到60岁,10年之后,他的身体可能就吃不消了,要提前退休了。和他年龄相仿的工友们,不是肩周炎就是腰椎间盘突出,肺部、呼吸道更是不敢去检查,一检查都是病。姜海根感叹,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从事这个行业。

姜海根师傅正在室内刮腻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在农民工当中,建筑工人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例则在上升。

2014年,在农民工当中,建筑工人的比例是22.3%,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19%;2014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占比42.9%,2021年变成了50.9%。在年龄上,2014年时,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是38.6岁,2021年则是41.7岁。

当60后、70后从建筑工地退场,谁来接班,这成为了摆在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面前的一大难题。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碧桂园旗下的一家建筑公司,其科技建造教练员培训班班长兼八四项目总指挥长王九明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工地环境差,工作强度高,让年轻人对这个工作敬而远之。工人们也看不到希望,时间长了,顶多熬成包工头,很难有其他的发展。

在工地上,王九明经常会看到高空作业的“蜘蛛人”,淹没在灰尘里的打磨工人,那个时候,总会有一股无奈的情绪涌上心头。

“很心疼他们,但是没办法,这种活总要有人干,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一些报酬,加强安全的培训和管理。”王九明说。

作为腾越建筑科技建造教练员培训班班长兼八四项目总指挥长,王九明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做好示范项目、做好四级立体式培训、全面推广科技建造。几年前,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机器人是否能够帮助工人完成那些危险、脏乱的工作,从而让工人们可以体面、舒适地工作。

如今,这个思考正在变为现实。


丨机器人改变了什么

陈子强负责的是博智林室内喷涂机器人的操作,一般情况下,他会一人同时操作两台机器人在两个房间内进行喷漆作业。

在传统工地上,喷漆是一项脏乱的工作,按照要求,工人们需佩戴口罩、面具,但很多时候,他们觉得口罩、面具影响呼吸,就会悄悄摘掉。姜海根就直言,他明知道油漆会挥发有害气体,但还是不愿意佩戴。

室内喷涂喷漆机器人可以完成这份工作,它们可以基于现场环境和大数据进行作业路线智能规划,然后调节喷涂参数,完成喷涂工作,还可以避免因重复喷涂造成的材料浪费。

跟陈子强一起操控机器人的还有甄上宝,他比陈子强小一岁,负责的是博智林的腻子打磨机器人。

打磨同样是一件脏活、累活,尤其是在封闭空间内打磨时,工人们会被淹没在粉尘当中看不到人。打磨完之后,即便戴着口罩面具,鼻孔、耳朵里也都是灰尘。而这款机器人在作业时,就不需要工人进入到房间,同时还能将粉尘吸走,大大降低室内的粉尘密度。

一台正在施工的腻子打磨机器人

6月2日下午,在佛山大良的工地上,姜海根有些不服气,他指了指一旁运作的室内喷漆机器人说,他的效率与机器人相差无几,机器人每小时可以喷涂一百平面积,他一个小时也可以涂抹一百多平面积。

但姜海根忽视的是,没有血肉的机器人不知道累,也没有情绪,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效率还会更高。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25日,博智林第一批建筑机器人正式投入到佛山市凤桐花园项目,他们正在研发的建筑机器人近50款,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23款投入应用,服务的工地覆盖2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累计施工面积突破了1000万㎡。

中建五局、中国五冶集团、中铁建工、中交一公局、北京建工四建、西安高科新建等都是他们的客户。

这23款机器人除了室内喷涂喷漆机器人、腻子打磨机器人外,还有地坪漆涂敷机器人,被称为“混凝土四兄弟”的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地面整平、抹平和地库抹光机器人等。

澳门离岛医疗综合体是澳门历史上公开招标的最大民生工程,也是澳门回归后兴建的第一座公立医院。

今年5月,博智林的测量机器人、地坪研磨机器人、建筑清扫机器人、地坪漆涂敷机器人等6款机器人就进驻到了这个项目,与工人们一起盖房子。比如,测量机器人,2分钟内即可完成单个房间实测,精度在±1mm以内。

98年出生的邓智豪是“混凝土四兄弟”的操作员,据他介绍,在工地上,传统建筑工人在浇筑混凝土时,可能需要12人,但通过操作“混凝土四兄弟”去浇筑,可减少至少4名工人,他也不用像建筑工人们那样“面朝工地背朝天”。

“之前是‘料等人’,混凝土车来了,工人们还没有把上一批料用完;现在是‘人等料’,机器人把活干完了,土料还没供上。”邓智豪说。


丨杨国强亲自面试的应届生

建筑机器人是一个新事物,国内外并没有好的案例可循,为了让机器人更接地气,更容易操作,博智林的研发人员经常需要前往工地,跟工人们一起,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张恒就是博智林最早的一批研发工程师,2019年他获得香港大学自动化博士学位后,就来到了博智林。由于经常游走于工地、实验室之间,他专门配了一副可以变色的眼镜,而那一撮未经打理的小胡子,被晒黑的皮肤,也拉近了他与工人们的距离。

有一年,他在惠州的一个工地上待了半个月,白天和工友们一起干活,晚上住在简易房里,听着工友们的鼾声写总结。

“我们的客户其实是建筑商,之前都是和他们直接沟通的,按照他们需求进行研发,但是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花里胡哨,工人们用得不顺手,成本也很高。”张恒说,“只有去工地上,跟工人们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比如,在惠州的工地上,通过跟工人们一起打腻子、喷漆,张恒可以更准确地去思考机器人的机械臂应该如何设计。

博智林早期的地坪漆涂敷机器人,使用的是进口机械臂,成本很高,但效率却很低。在工地上待一段时间后,张恒发现,这款机器人并不需要进口机械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调整,机器人采用了博智林自研的机械臂,成本大大降低,效率也提高了。

地坪漆涂敷机器人作业

博智林是碧桂园旗下的子公司,2018年3月张恒开始面试时,博智林尚未成立,碧桂园也未明确要做建筑机器人,但当时,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的诚意深深地打动了他。

面试的最后一天,张恒在碧桂园总部和人力负责人聊到了晚上11点,等他返回香港时,已经凌晨两点。第二天早上8点,他收到了招聘人员发来的信息,让他提供身份信息,为他购买飞往北京的机票。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杨国强要见他一下,并邀他共进午餐。

“这样的效率,在香港都很少见。”张恒回忆说,张恒也是碧桂园少有的一个被杨国强亲自“面试”的应届生。

在这次会见中,杨国强阐述了自己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的设想,有不少与张恒的研究方向一致。

当时,张恒还获得了深圳一家知名公司的offer,待遇比碧桂园高很多。

但老板的亲自面试,让他坚定了留在碧桂园的决心,从此便在碧桂园所在的顺德区北滘镇这个小地方工作生活了3年。

在博智林,张恒并不算是高管,本来没有机会与杨国强直接接触,但偶尔,杨国强会突然给他打来电话,询问机器人的性能和研发进展。杨国强在博智林总部的10楼,还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有的时候,两人在公司遇到时,也会交流几句。

“去年这个时候,顺德正在下大雨,躲雨时,正好遇到老板和几个高管。他把我堵在一边,问了很多问题,如果对技术不了解,很难跟上他的思路。”张恒回忆说。


丨让建筑工人“站着”挣钱

作为产业技师,邓智豪的工资每个月有八千多,这要比他的同学高不少。

去年6月,他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学的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他认为,智能化是建筑行业的趋势,不过,同学们一听说要来工地,都选择了转行。

大专毕业的王良东,曾经在精装公司做过施工员,还在房产中介当过“刀手”,负责跟顾客们砍价,去年7月,他加入了博智林,成为了一位产业技师。由于工作经验丰富,他的月收入是他之前工作的两倍。

博智林的一位内部人士解释说,产业技师的工资各不相同,跟他们对机器人的操控熟练度有直接关系。

“产业技师跟工人们的计酬方式有一定相似性,他们用机器人施工的面积越大,挣得就越多。”这位人士说。

成为一位产业技师并不难,拥有中专学历,会熟练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就可以上手。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胡跃军就表示,他们希望更多的热爱学习、希望在科技建造事业中有一番作为的毕业生或建筑工人们转型做产业技师。

“机器换人”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质疑者认为,机器会抢走工人的饭碗,但这个问题在建筑行业并不存在。

“我国的城镇化还在发展,每天都有很多工地在运转,但现有的建筑工人的年龄在增大,年轻人又不愿意来。机器人不但不会抢了老建筑工人的活,还会让他们的工作更有尊严,也会吸引年轻人来到工地。”胡跃军分析说。

博智林是建筑机器人的引领者,他们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建筑过程的一个工种的大部分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工人,一些边角地带依然需要老师傅们自己上手,这也大大降低了工人们的工作强度。

“机器人把脏活累活干完了,剩下的就没有那么辛苦了。”胡跃军说。

让建筑工人有尊严地工作,也是埋在张恒内心深处的一颗理想的种子。

在工地上跟工人们一起搬砖、喷漆的经历,让他对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感同身受。

博智林总部附近,有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有一次,他陪几位来调研的嘉宾前去参观机器人,在现场,他邀请一位嘉宾蹲在地上体验工人们的工作,没多久,这位嘉宾就浑身是汗,难以坚持。这一次体验,也让张恒和他的团队更加坚定机器人对于改善建筑工人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张恒来说,他希望,机器人的进步可以让工友们“站着”把钱挣了,而不用像以前那样,蹲在地上做最简单的铺地板、喷漆,爬上外墙从事危险、繁重的刷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