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亚运会刚刚在杭州落下帷幕,杭州作为世界瞩目的数字化城市,不仅把本次亚运会办成了一场酣畅的体育盛事,更因为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开放型机器人”博览会。

从开闭幕式和场上赛事运营,到场下运动员与观众的食、住、行,处处将智能黑科技运用到了极致,无处不在的机器人让社会惊叹。


01

借机亚运会

   杭州成了世人心目中的“机器人友好城市”

■ 机器人代言亚运会

在亚运会的吉祥物中,有三款人形机器人琮琮、宸宸和莲莲。它们可爱的笑脸出现在各大招牌上,为杭州和邻近的主办城市增添了一份科技和未来感。


■ 机器狗成了赛场上最耀眼的“显眼包”

田径赛场上机器狗搬铁饼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机器狗被网友昵称为“显眼包”。在赛场上搬标枪、运铁饼不在话下,还能为运动员表演舞蹈,在羽毛球馆为运动员捡球。

图:田径赛场上正在运送标枪的机器人狗

图:正在与著名乒乓球选手对战的乒乓球机器人


■ 无人驾驶车备受好评

为方便运动员和观众的出行,杭州亚运会提供了无人驾驶小巴进行接送服务。运动员们可以借助这些智能交通工具快速前往各个比赛场馆,享受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 自动捕蚊灯创造健康环境

亚运会在场馆周围投放了多个智能灭蚊机器人,它利用模拟人体温度和呼吸吸引蚊虫,同时还会释放蚊子最喜爱的365纳米紫光波,来诱捕蚊子然后将其电击。


■ 机器人助力场馆建设、后勤保障

在本届杭州亚运会的各个比赛场馆,大量的建筑机器人被应用于建设过程中。这些机器人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独特的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图:正在协作施工的建筑机器人

图:机器狗正在巡检亚运仓库

杭州亚运盛会上的科技成果正在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全球多家主流媒体对于杭州亚运会的科技元素的报道他们用的词都是“耀眼”“炫目”“未来感十足”。杭州正在打造硅谷天堂、创新活力之城,在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全国前列,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提供样板。借亚运会之机,杭州以“机器人友好城市”的新形象刷新了世人对这座古老城市的认知。


02

见微知著

机器人已经广泛进入人类的生产生活中

纵观全国,机器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工具,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

在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带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机器人行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日益扩大。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机器人市场应用加速拓展。根据36氪的研究,在当前市场结构中,工业机器人占53%,服务机器人占比47%。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至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 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实现产量36.60万台,产量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产量同比增长54.3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44.31万台,同比增速超21.07%。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应用上,“机器人+行业应用”的场景不断深化,已经覆盖65个行业大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严苛的应用环境和高质量的生产标准将对机器人的体积、重量、灵活度提出更高要求,工业机器人将向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方向发展。比如,不同于传统机器人负载大、格式化,协作机器人更为灵活安全,可以配合人一起工作,正在成为中国高端智能制造生产线的重要成员。


■ 与生活深度融合,服务机器人大放异彩

杭州亚运会上服务型机器人在国际化舞台上精彩亮相,但这只是冰山一隅。我国服务机器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小,部分产品市场化应用已经领先于全球,具备先发优势。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导览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已在多领域落地应用,机器人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3年初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应用场景,包括经济领域的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等应用场景。随着深度学习、抗干扰感知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服务机器人的认知智能水平将大幅提升,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将进一步拓展。

机器人与人们生活深度融合,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


■ 技术实力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要工程,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比例逐年提升。 工信部也正在加紧布局“共性平台”“创新中心”等,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占得先机,目前已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服务平台,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语音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信部也在牵头组织揭榜挂帅攻关,推进关键软硬件创新发展。

核心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中国机器人产业成为蓬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有力的支撑着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机器人,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