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到产品,从研发到销售,从装机率到开机率,国内手术机器人前半段业务竞速,后半段抢占山头。

IPO是手术机器人企业竞争的一大看点。2023年尚未过半,诸多参与者已加速各自的上市步伐:

1月12日,精锋医疗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继续冲刺港股;3月23日,思哲睿完成第二轮问询函回复,闯关科创板;4月2日,键嘉医疗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术锐机器人也于3月8日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启动 A 股 IPO 进程。

在此之前,2020年7月,天智航(688277.SH)以“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登陆科创板;2021年11月,微创机器人(00853.HK)在港上市;2022年7月,港交所再次迎来“血管介入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02297.HK)。

但从市场占有率来看,进口产品达芬奇已垄断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多年。由于动辄2000万元以上的单价,过去几年采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整机的客户多为较大的三甲医院,且不会频繁更换。

在不具备技术壁垒及产能优势的情况下,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路径如何?收入结构是否合理且具备可持续性?随着手术机器人企业的集中赶考IPO,诸多问题通过拆解招股书、比较分析财务数据与业务模式,得以一窥其貌。


暂未盈利

目前,大部分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处于注册拿证、初始销售阶段,能否顺利变现成为重要的试金石。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三份招股书均展示了赶考企业无主营业务收入的经营状况。具体而言,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精锋医疗无任何营业收入;键嘉医疗的主要产品尚未实现上市销售,除2020年产生零星技术服务收入29.13万元外,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均为零。2020 年、2021年及 2022 年上半年,思哲睿亦无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包括销售实物、技术服务、设备租赁及培训在内的偶发性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6.31万元、103.89万元、3.28万元。

收入规模背后的相似之一是取得产品注册证时间较短。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只有6款手术机器人产品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2022年全年获批量达到15款,赶考中的三家企业的产品获批时间均扎堆在近半年。

对比在研产品管线可以看到,精锋医疗旗下核心产品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于2022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注册批准,同月该产品获得四川省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首笔销售订单,预计产品在2023年可实现商业化收入。键嘉医疗的ARTHROBOT 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产品分别于2022年4月、 2023年1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髋关节手术机器人产品中标6家医院的采购项时间集中在2022年10月-2023年1月。思哲睿旗下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康多机器人SR1000于2022年6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泌尿外科上尿路腹腔镜手术操作,尚未实现商业化产品销售。

查阅招股书,精锋医疗应用于妇科、普通外科、胸外科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及应用于妇科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预计2023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思哲睿预计2023 年下半年在妇科和普外科获批注册证,键嘉医疗旗下也有2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走到注册申请阶段。

业内逐渐进入审批爆发阶段,从配套耗材到法规专利、研发布局、技术储备、头部专家合作背书、操作培训、临床案例积累,企业试图围绕手术机器人设备建造产业生态。在研发和商业化进度竞速之下,是亏损正在加速放大,现金流告急程度不一。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精锋医疗分别亏损约0.79亿元、3.49亿元及1.47亿元,合计亏损超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截至2021年底的15.06亿元减至2022年9月底的1.56亿元;键嘉医疗分别亏损约0.5亿元、0.99亿元、2.77亿元,合计亏损超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截至2021年底的0.1亿元减至2022年9月底的0.09亿元。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思哲睿分别亏损约0.32亿元、0.67亿元及1.27亿元。与前二者不同的是,在股权融资及银行借款助力下,思哲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截至2021年底的1.72亿元增至2022年6月底的3.5亿元。

看待亏损问题需要结合公司发展阶段来分析,在规模化效应明显的机器人行业,上述几家公司也在招股书中阐明随着规模扩大边际成本递减。那么,它们想实现理想的收入结构容易吗?


单价动辄2000万元以上

在对销售模式的设计上,三家企业非常相似:销售收入未来主要由设备、器械耗材和服务三部分构成,早期收入主要来源于手术机器人设备销售,随着设备保有量上升,耗材和服务收入将逐步上升。然而,手术机器人从获批上市到销售放量,需要经过量产、宣传推广、医生培训、医院招标等一系列环节,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

腔镜手术机器人占据手术机器人最大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5年至2030年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保有量将自1185台增长至5562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352.5亿元,其中设备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7.2%,耗材为29.7%,服务为39.3%。

但通过售出腔镜手术机器人机器设备变现并不容易且相对有限。国内已获批上市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有进口产品达芬奇Si系统、Xi手术系统,以及国产精锋医疗的MP1000、思哲睿的康多机器人、微创的图迈和威高的妙手,形成“1+4”的竞争格局。达芬奇已垄断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多年,目前仅其Si及Xi手术系统实现了较大批量商业化销售,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奋起追赶。

招股书中披露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康多机器人SR1000 、精锋医疗的MP1000在比较中所展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劣于达芬奇手术系统。但就产能、出货量看,精锋医疗自2019年开始中试生产,目前年产能仅为80台手术机器人,2023年建设深圳新生产中心后年产能将为500台手术机器人;思哲睿预测未来五年腔镜手术机器人出货量将从11台增长至131台。

由于动辄2000万以上的单价,过去几年采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整机的客户多为较大的三甲医院,且不会频繁更换。由于不具技术壁垒及产能等优势,国产手术机器人开始在下沉市场、零售价与维修上寻突破。比如,精锋医疗称MP1000的物流成本及关税较进口产品的国际运输成本及关税更低,年度维护费用将低于达芬奇手术系统。

在手术机器人企业向下沉市场开拓之时,政策端迎来利好。2023年3月新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1000万元-3000万元调增为3000万元-5000万元,远超过大部分内窥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价格。开源证券等多个研报对此分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产品有望摆脱配置证限制,装机量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手术机器人产品的商业化能力一定程度上受着收费规范、医保支付、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上海、北京的医保局已先后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支付范畴。若未来手术机器人实施带量采购的条件成熟,则有可能被纳入带量采购范围,导致相关企业面临产品降价压力。


定价与开机挑战

衡量手术机器人企业收入结构质量的另一个指标是开机量。观察达芬奇机器人企业的收入结构,初期收入以系统为主,随着手术量提升耗材所占营收百分比大幅提升。

据悉,手术机器人一般由机械臂、控制台、三维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高昂的成本和损耗导致手术机器人相关医疗服务收费较高。最终一台机器人手术完成,患者一般需支付开机费(机器每开启一次就要收取的费用)+配套耗材费+手术服务费,开机费通常在万元以上。

2022年9月,湖南省医保局印发了《关于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使用和收费行为的通知》,不仅覆盖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包含腔镜手术机器人,调整后按一定比例“加收”降低了收费标准。具体来看,与之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骨科机器人收费情况基本保持一致,不为手术规划付费,可以部分为导航付费,收费加收40%,封顶2000元;完成手术部分核心操作步骤的,加收80%;完成手术全部核心操作步骤的,加收300%。80%和300%任选其一,不能叠加,加收费用不纳入医保。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相较以“开机费”的形式收费更科学合理。技术水平相对更高的手术机器人享有更高的定价,如果只是简单小手术,本身项目收费就不高,机器人加收的费用就更低。但如果定价过低,医院可能就失去了使用的动力,企业随之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此外,医院关心的问题还包括能否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水平,缩短手术时间,病人主要关心机器人手术的效果。然而,手术机器人企业想打动医院、医生、病患并不容易,性能及价格的竞争力外,对基层医生、患者的教育也需要时间。

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各家企业各显神通,募资加码研发、扩大产能,提升销售网络覆盖面,增强客户黏性,补充流动资金。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键嘉医疗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36亿元、0.56亿元及0.53亿元,销售费用分别约为0.02亿元、0.07亿元和0.39亿元;精锋医疗研发开支分别为0.59亿元、2.22亿元及0.92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0.43亿元。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思哲睿研发开支分别为0.29亿元、0.61亿元和0.7亿元,销售费分别为0元、102.58万元及108.13万元。

以活下去为标准,手术机器人企业的赶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