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究其原因有工艺的稳定性、生产效率、安全性等。

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分类,可以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加工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主要运用在汽车制造、船舶桥梁、化工生产、金属加工、核工程、3C电子、航空航天、仪器制造、物流运输等产业。

从实际应用来看,搬运机器人占比最高,达到了45%,这也是依托于中国消费者强大的网购能力。焊接机器人占比次之,为25%,主要用于汽车制造等加工业。装配机器人位列第三,占比12%,主要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航空航天、仪器制造等产业。

伴随工业领域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新业务需求逐步替代规模化、单一化需求模式,部署简单、成本友好、体积小、轻量化的协作机器人产线方案逐渐受到工业领域的追捧。2015年起,国内厂商纷纷布局协作机器人赛道,先后推出多款产品,并在近几年实现更新换代。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测算,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110亿美元。这离不开汽车制造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汽车制造的工业机器人需求

随着汽车出口及新能源车企的需求,用于汽车制造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也迅猛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中国依然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工业机器人是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我国机器换人、制造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核心环节。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维持高景气,产销量不断创新高。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旺盛需求的驱动下,加上汽车制造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具备较强系统集成能力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迎来市场机会。

汽车制造工业机器人各品牌供应商市场占比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爆发,工业机器人研发费用猛增。截至10月26日,已经发布三季报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在研发费用上平均同比增长21.06%。

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安装量几乎是整个美洲和欧洲工厂的两倍。其中,电气和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分别为8.16万台、5.0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0%和89%。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虽然外资企业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一大批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根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内资企业出货20强显示,埃斯顿高居第一。从整个市场来看排名第五,上升2位,仅次于发那科、安川电机、爱普生和库卡。

去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破万,连续三年进入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中国市场出货量前十;其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及工作站业务增长104.70%,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仅次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6.6亿元,净利润76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21.32%;全年设定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万台-1.8万台。目前其机器人产能超过2万台套/年。公司还在积极扩产,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产能将达到5万台套/年。

埃夫特公告则显示,公司下属孙公司Autorobot近日收到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商Stellantis集团下属子公司FCA Italy S.p.A关于意大利梅尔菲工厂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种车型前车身、后车身及车身底部产线的采购订单,项目总金额预计约2.54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2.14%。

迈赫股份近期获取的订单金额占公司2021年年收入的五成,埃夫特获得的订单金额也占其2021年年收入的两成以上。

根据迈赫股份公告,该公司收到比亚迪发来的3份《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成为3个项目的中标人,中标价(未税)合计4.9亿元,金额超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上半年,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发货超过9000台,实现营收2.7亿元,同比增长39%,主要在3C和新能源行业,大客户份额进一步提升。产品主要包括SCARA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视觉系统、高精密丝杠、控制系统等整机及零部件解决方案。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2022上半年,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七。

据了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欧洲市场也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2021年,欧洲新能源车的销量约227万辆,是全球除中国外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欧洲新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约为19%,预计 2022 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至280万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