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呈现出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深化等趋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激励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产学研用各界共同努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应用市场。

本文通过对中国机器人7个重点城市产业发展、行业生态、政策支持等方向进行梳理,帮助各地政府快速了机器人产业先进城市发展策略及重点,为各地政府部署机器人产业招商工作提供参考。


1.上海:以周边市场应用驱动,大型企业创新引领为特点

上海市作为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以起步早、龙头强、基础实为特点,在大型企业招引、产业载体搭建、产学研转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特点。

产业生态:国际四大机器人公司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都将其中国总部或机器人总部设在上海。新时达、中科新松、沃迪等一批工业机器人企业也正加速成长。上海已形成“从研发生产、检测认证、到市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应用市场:上海具有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的优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消费能力较强;上海的生活消费市场是中国的领先市场,可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提供机会。同时,上海在工程机械、汽车、大飞机、轮船产业优势明显,可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


2.深圳:以政策、市场双驱动,服务与工业双引领为特点

作为深圳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持续的活力,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城市,产值已超千亿元。

产业发展:从2022年深圳市机器人企业数量分布看,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占比50.33%,非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占比49.67%,2022年深圳市非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数量基本追平深圳市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数量。

产业布局:从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看,深圳市机器人区域分布中,企业数量最多的仍是南山区和宝安区。深圳市推动以面向3C产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现已建成南山机器人产业园、宝安机器人制造产业园等多个机器人产业园。


3.广州:以科教资源创新驱动,顶层行业标准引领为特点

近年来,广州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本土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在产业政策细化、产学研转化、标准制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广州市是珠三角核心城市,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先天条件。广州市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逐步完善,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链较为完备的地区之一。广州聚集了包括广州机械院、广州数控、广州启帆、广州达意隆、广州瑞松科技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成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产业布局: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初步形成以广州开发区为核心,以花都、南沙、增城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其中,广州开发区聚集了广州机械院、广州启帆、广州数控、松兴电器等企业,基本形成了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到下游应用集成的完整链条;花都围绕广汽集团,发展了一批服务于汽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南沙则以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为中心,成为未来广州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控制系统的研发高地,同时南沙在自动化物流设备、AGV小车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


4.佛山:以本地市场强力驱动,龙头企业跨界引领为特点

作为生产全国机器人的产业高地,佛山对于机器人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产业发展:1995年,佛山市第一家机器人公司“佛山机器人公司”成立,研制出了中国首台六自由度全电动连续轨迹示教空间关节型机器人。2014年,“机器人”首度写入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自此以后,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21年,佛山销售机器人约3.1万台,占全国总量的9%,即全国平均每销售11台机器人就有一台出自佛山。目前,佛山机器人约80%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集成应用端,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仍是主要薄弱环节。

产业布局:目前,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园区集中在顺德区和南海区。顺德区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始于2008年,如今集中在大良、容桂和北滘。大良和容桂整体数量略胜一筹,但北滘目前已汇聚了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顺德机器人谷首开区(博智林)、海创大族机器人制造城等龙头项目。


5.成都:以人才技术资源驱动,强链补链推动引领为特点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成都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打造的智能制造重点产业,在政策扶持、专业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产业发展: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都市大力构建以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为支撑、以全区多个特色楼宇和产业社区为补充的“1+N”都市工业空间布局,意在打造以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数字通信、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以云研发、云设计、云制造为突破的工业互联网等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功能区的建设吸引力埃斯顿自动化、卡诺普、微精电机等龙头企业的入驻。在他们的带动下,不仅本地配套企业的协作联动大大加强,还将吸引更多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

发展成效:成都机器人产业链配套协作,加快产业落地。成都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涉及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配套等上游企业,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本体制造中游企业,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等下游企业。成都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核心算法、控制技术、驱动技术、智能化研究、机器人应用等都有较为突出的技术优势,在焊接机器人领域具有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


6.重庆:以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建设引领为特点

作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重庆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庆在打造产业生态、培育本土企业、研发核心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产业发展:机器人产业,是重庆打造“智造重镇”的重要一环。目前,重庆市已拥有的机器人企业、研发机构达300家,整机研制规上企业15家。2022年,重庆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约为300亿元。已初步建成集研发、制造、检测、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训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

产业布局:重庆已初步建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构建了“ 一北一西”完整的机器人产业布局,其中,“北”是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园,“西”是永川区国家工业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此外,重庆不断突破国外核心技术限制,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聚集发展,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具有自主研发技术的本土机器人企业。


7.沈阳:以专业载体建设驱动,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为特点

沈阳作为东三省的经济中心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城市,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基础。在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体系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特点。

产业生态:瞄准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推进产业发展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目标,沈阳市着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发展由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主要成效:沈阳新松机器人智慧园C4车间是中国首个工业4.0生产示范实践厂区,实现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真正意义上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制造业完美融合,可实现年产近万台套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此外,沈阳的深空、深海等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极限环境作业、空间碎片抓捕机器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