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了京津冀产业对接洽谈会。北京市“三城一区”、天津市武清区和东丽区、河北省廊坊市和唐山市相继作了宣传推介,并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计划。洽谈会上,京津冀三地负责人均表示,以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示范园为抓手,打造更多高精尖产业协同范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支持机器人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布局

本次京津冀产业对接洽谈会通过发挥北京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优势,释放科技创新动能,激发京津冀协同活力,加强产业交流合作。本次会议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邀请北京经开区、海淀区、昌平区,天津武清区、东丽区,河北唐山市、廊坊市7个地区的政府及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代表性企业参加并开展招商推介,交流研讨产业协作、协同创新等重要课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智献策。

机器人产业是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为支持机器人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布局,市经信局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发布《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联合天津市、河北省产业主管部门共同支持建设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示范园,提升京津冀机器人零部件制造、生产组装、维修服务等综合能力”。

“北京经开区将发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际平台影响力,以优化机器人产业布局为切入点,推动形成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联动发展格局,让更多企业感受到、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红利。”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津冀形成成熟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周胜昔介绍,高端装备产业链是天津重点发展的12条产业链之一,而机器人正是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发展的领域。目前,天津机器人产业规模逐步壮大,现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近200家,整体产业规模约210亿元,初步构建了涵盖上游为关键系统部件,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为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

周胜昔表示,“十四五”期间,天津将以机器人和工业母机为重点方向组建“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强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项目”执行效果,加大撮合对接力度,引导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联动创新研发,持续打造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典型应用场景。

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郝莉笑介绍,机器人产业已是河北省产业制造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已经涉及零部件、核心软件等多个环节。已成功打造了唐山开元、唐山松下等国内领先的焊接机器人龙头企业;唐山开诚抢险探测机器人销量全国第一,此外唐山、廊坊等地的相关企业已经成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目前河北省已拥有上百家专用零部件和集成应用软件企业,加之产业链配套发展的基础,进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生态,是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郝莉笑说。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最高奖3000万

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表示,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创业团队,在医疗、服务、物流、特种等机器人应用场景已形成市场领先优势,有望发展成为北京的未来支柱产业,打造“机器人之都”。

在本次机器人大会上,市经信局发布了《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场景应用、要素保障等四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今后,北京将发挥机器人头部企业集聚优势,整合京津冀机器人全产业链条创新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等产业要素,围绕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产品及应用场景,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实现京津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资源的精准对接,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京津冀产业协同政策优势,北京将在津冀选择适宜园区与本市机器人产业基地结对发展,打造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示范园和机器人产业链,对首次纳入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配套的京津冀企业,按照不超过实际履约金额的5%予以奖励,最高3000万元。

“我们还会鼓励总部在京、生产在津冀地区的企业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母子工厂’等方式,实现生产资源对接、生产过程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能力。”苏国斌称,立足三地机器人产业各自比较优势,结合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北京科研创新优势,面向津冀港口、矿山等丰富应用场景,本市还将建立以重点项目为纽带的示范应用场景,构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