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聚焦10大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显著应用成效的典型场景。

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在2021年已经超过了美国。现在的目标是,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比2020年翻一番。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被机器人包围了。 在电话里对话的机器人,电脑上自动应答的客服机器人,手机里不停向你推荐的机器人,和你聊天的机器人,工厂里拧螺丝的工业机器人,家用的扫地机器人,餐馆和酒店里端盘子递毛巾的服务机器人,还有正在向你走来的人形机器人,在计算机系统里为你忙着调用指挥各种程序的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等等,不胜枚举。

如果能帮助和替代人类完成某种任务的机器,都可归入机器人之列,那些帮助伤残人士的机器外骨骼,都归入了机器人行业。如果脑机接口技术成熟,那些帮助人类记忆、控制、动脑筋的机器,也可以归入此类。已经出现了大脑控制的外骨骼,让完全瘫痪的人穿戴上可能行走自如。

在全球制造业,平均每一万名员工,就会有141台机器人。在过去的5年,亚洲的机器人数量飞速增长,密度达到了156台,超过了欧洲的129台和美洲的117台。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无可争议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这里是全球电气与电子业中心,也是全球的汽车制造业中心,这两个行业使用机器人密度最高。许多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国家,新冠疫情后劳动力短缺,进一步加剧了对机器人的需求。

如果一个机器人可以用双足直立行走, 能与人对话,对人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做出反应,这和科幻小说里的机器人还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每一项能力,目前都已经独立地快速发展着,终有一天,会集成到一位真正的机器人身上。

中国早已经是拥有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而且中国已经首次超过美国,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万人343台。世界上一半的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工厂里无休止地干活,接替正在老去的一代农民工;而电商和短视频平台上,机器人也没完没了地向全世界推送中国制造的商品。

机器人正在按照这样的逻辑不停地“进化”:从固定到移动,从僵硬到灵活,从机械到智能,从独立到协作,从单一到通用。

造机器人甚至已经开源。它可以完成人的一个或者数个基本动作,然后用这个基本动作重复完成基本任务。最常见的机械臂、六轴机器人、滑动或者滚动机器人,以及AGV、AMR等等。它们可以比人类更精确、更持续地完成某项任务,如工厂里的焊接,在仓库里分拣货物,或者在车间里把零件准确地送到下一道工序,或者能在酒店里乘电梯上下送东西。但是,它们都只能完成单一的任务。

我们目前所处的物理世界,都是按照人的尺寸大小设计,最适合这个社会生态的,显然是能真正像人那样去做事情的机器人。机器人正在变得日益移动、自由、智能、与人类的协作程度更高。人类正在加快让机器学习自己的技能和智能。相比异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确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人形机器人可作为天然的商业入口,被赋予更多商业价值。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通用,因其人形造型更易于接受,有可能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一个真正通用的产品;在不同的工作场所完成不同的任务,只需调整一下工作模式,或者下载不同的软件,就像人类去申请不同的工作岗位一样。市场调查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研究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总量2022年虽然仅为15亿美元,但到2027年将增长到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5%。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以早稻田大学仿人机器人为代表的早期发展阶段;以本田仿人机器人为代表的系统高度集成发展阶段;目前处于以波士顿动力仿人机器人为代表的高动态运动发展阶段,代表产品还有软银的Pepper、亚马逊参投的Agility Robotics公司推出的Digit、英国科技公司Engineered Arts开发的Ameca等。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主要工业大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一个新竞争制高点。

来源:波士顿动力“Atlas Gets a Grip”

中国机器人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产品创新类型中,许多都是向着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如面向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大负载、轻型、柔性、双臂、移动等协作机器人,可在转运、打磨、装配等工作区域内任意位置移动、实现空间任意位置和姿态可达、具有灵活抓取和操作能力的移动操作机器人,等等。

中国已经成为机器人大国,也在加紧研制人形机器人。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先行者”机器人可以完成静态和动态步行动作;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出的“HIT-III”机器人能完成上、下斜坡等动作;清华大学开发的“THBIP-II”身高0.75m,体重18kg,具有24个自由度;浙江大学研发出会打乒乓球的“悟”、“空”人形机器人;北京理工大学推出的“汇童”机器人可完成摔倒起立,“摔滚走爬”等动作。企业领域,优必选的Walker X、小米的CyberOne、腾讯机器狗MAX等一系列人形及动物形机器人代表了中国的技术水准。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促进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特斯拉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原型“擎天柱”(Optimum )的技术内核和特斯拉汽车高度复用,尤其是计算引擎和传感器系统是完全复用,甚至连算法都可以大部分复用。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就是一个四轮机器人。正是由于核心技术的高度通用性,特斯拉才能将成本大幅降低,因为前期的芯片和技术研发成本已经被汽车销售所摊薄,而后期的大量零部件技术和采购则可以与电动汽车共用,再加上不断扩展的制造工厂也可以制造机器人,而且为机器人提供了工作场景。现在的确只有特斯拉有一定条件,可能将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压到足够商业化的程度。

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等技术正在日趋融合在一起,为实现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和降低成本展现出一条宽广的大道。实际上,也只有这几个相关产业同时具备的国家,才有条件发展出商用的人形机器人。 

无论是造出行动与人一样敏捷的双足机器人,设计出能与人自如对话的虚拟人,还是用外骨骼或者脑机接口实现人体与机器的合体化,人类创造力的本能,是造出造物主造出的东西。人形机器人,2023 将会加快走向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