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实际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技术原因,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大部分都是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即使是在最急需的军事领域,机器人得到应用的也很少。但随着GPT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升级,以及限制机器人制造的各种高精尖零部件的陆续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可能正在迎来自己的IPHONE时刻。

那么,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那就是,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究竟来自哪里呢?

如果说是从事危险任务,那么,人类社会的危险任务,应该是比较有限的,如此一来,也需要不了多少人形机器人,由此,这个产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

如果说是陪伴人类娱乐,好像买得起机器人的,似乎也不会缺少娱乐活动。

如果说把人类从重复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那么,这个意义倒是很大的,可如此一来,人类都下岗了,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呢?机器人上岗,人下岗,社会不照样越来越差吗?

比如,马路上的交警,既危险又辛苦,有机器人替代就好了,出事了修修就可以了,而且几乎是不知疲倦,这倒是机器人的一个好岗位。

再比如,快递包裹分拣员,人类干的话,很辛苦,有的人会干到累死,所以,这个用机器人替代,也很有意义,机器人既方便扫码,又不知疲倦。

当然,还有路上巡查的警察,这个需要长时间不停的流动巡查,人力不足的话,机器人倒是个很好的补充,其摄像头、远红外以及联网的AI智能识别系统等等,对于在马路上发现逃犯,效率应该是蛮高的。

当然,还有一个活,就是给养老院的老人翻身,把尿、护理等,这个活,也是蛮累蛮辛苦的,一般人干久了,都不太乐意干,机器人没有情感,也没有羞耻心,干这个也比较合适,只是手脚是否麻利,动作是否轻柔,时机能够准确把握,这个对机器人的要求可能就高了。

至于做饭,其实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家务活,把冰箱里的菜,变成餐桌上可口的饭菜,费时费力,如果机器人很擅长这个,那真的是非常HAPPY了。

至于学习助手、娱乐助手,这就是人工智能的问题了,难度不大的。

还有诸如门卫站岗这样的活,对机器人来说,应该更加EASY了。

如此一来,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体力劳动者干的活,甚至专业的重活,大概,机器人都不在话下了。虽然,不同机器人的需求和特质可能不太相同,因此,未来定制机器人,特殊功能机器人,专业性机器人可能会大行其道。

当然,如果说工厂里缺工人,需要机器人去干活,可能只要输入一个指令就行了。当然,这样的机器人,大概也是需要特制的,肯定是家里用的做饭机器人,或者路上巡查的机器人,是完全不同的。

由此,我们大概也理解了一点未来社会需要机器人的原因了,那就是,在没有人干或者人干不了的地方,就用机器人上。

简单一句话就是:


“机器换人”。

那么,机器换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要更好地服务人类生活。

在医院里,手术机器人正在自如地给病人做手术,不仅精准,而且更加快速高效,比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在养老院里,护理机器人正在给老人洗澡、下棋、打球、按摩,甚至在给老人们表演节目、讲笑话、翻跟头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当然,这些活不用一个机器人完成,有的是护理机器人,有的是游戏机器人,有的是玩耍表演机器人等等,不一而足,谁说只需要一种机器人呢,多样化、多元化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在大街上,巡逻机器人正在警惕盯着人来人往,AI摄像头中,正在扫描着所有人的脸庞,大街上遍布的摄像头,同时将扫描的结果传输到机器人终端,同时进行汇总判断,因此,那些有案底的人,那些有一定危险的人,巡逻机器人同时将分析结果发送到监控终端,并将有案底的嫌疑人资料,悄悄发给附近的警察;当然,这种机器人已经在国外服务了。

在晚上,悄无声息的夜间巡逻机器人团队,正在对所有大街进行联合巡查,并通过红外摄像头和天网系统,仔细寻找所有的危险点,以及可能有危险的单身女士、小孩等,并及时给予跟随和帮助,巡逻机器人敏锐的身手,制服一两个手持利器的歹徒,轻而易举,因为他们是行动敏锐的战斗机器狗,不仅具有巡逻能力,而且具有格斗防卫能力;

在广袤的草原上,具有放牧能力的机器狗正在组成编队,对羊群、马群甚至牛群进行放牧,他们能够主动寻找草场,能够防止动物掉队,还能主动发现攻击狼群、豹子等,并能对狼群和豹子进行防御性攻击,这群机器狗,不仅是牧羊犬,更是战斗犬,而且能够组团合作,在它们的头上,盘旋着一两台可以续航100个小时以上的无人机,可以给机器狗更好的视野和指挥帮助;

如果是在战场上,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机器人大军,你不用惊讶,这可能正在成为现实,因为战斗太危险了,而且,波士顿机器人已经大致实现了军人的基本功能;

更不用说,在每个小区里,在每个豪宅里,每天晚上,都有兼具巡逻和战斗能力的机器狗在巡逻,所以机器人,不止有双足的,也有四足的,只要能够更好服务人类,是狗,还是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为人类做什么?

还是看看世界上最先进的波士顿机器人,看看究竟能够为人类社会做什么吧?

从某种角度来看,机器人进入家庭,其实意义还不是太大,但机器人进入社会和户外,则有巨大的社会需求。

在劳动力短缺的工厂里,机器换人正在大规模进行,比如现在的汽车工厂,基本上工人已经很少了,因为大部分制造过程都已经自动化了,也就是工业机器人化了。

在京东或者亚马逊的仓库里,已经很少看到搬运货物的工人了,因为都是货物分拣机器人在忙碌着,机器换人,或者机器为人服务,在强度极大的工业或服务业领域,已经在广泛使用了。

机器要广泛替代人的能力,可能会引发一场机器服务人类的深刻革命,因此,服务类机器人,可能会根据人的具体需求而出现广泛的定制化,而并非是标准化,一定是个性化的,甚至,很多并不是以人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各种适合现实需要的形式出现。

比如,在餐厅里,最需要的,其实是端盘子的机器人,包括端菜上饭的,以及收拾桌子的,显然,这两者的需求和能力需求是不同的,一个需要顶部有承载的能力,一个需要手脚麻利,也有一定的收纳能力。当然,如果能够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更好,但显然,如果还是人形的话,未必效果就会最好。因此,餐厅服务机器人,实际上是需要专门研究和定制的,至少与养老院的服务机器人,或者大街上的巡逻机器人等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不消说,海底捞已经实现了餐厅机器人服务。

由此,我们大概也能知道,未来机器人的时代,核心是个性机器人的时代,而不是标准化机器人的时代,这与汽车时代或者电脑时代,是完全不同的。

汽车时代 ,或者电脑时代,实际上都是标准化产品,大家需要的汽车或者电脑,需要完成的任务,实际上是一样。比如,汽车,就是代步,只要能够安全便捷将人送到更远的地方,就可以了。而电脑,全部用途就是办公和娱乐,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大用途。

因此,汽车和电脑,是标准化产品,因此,谁能提供最标准、性价比最高、最具有定制特色和快速反应能力,谁就能占据市场的最大份额,因此,丰田汽车、大众汽车以及戴尔电脑成就了市场的王者,尤其是同时具有标准化、个性化,价格又便宜的戴尔电脑,在电脑普及化时代,成就人类股票史上最大的神话,十年涨幅890倍。

但到了机器人时代,就不同了,不同的场景,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家庭,需求也会差异很大。如果只是做清洁,有扫地机器人就行了,人形机器人就不用了。如果只是做饭,每个家庭的口味风格又千差万别,如何适应,也是个问题。

而且,每个家庭,实际上都没有太大的地方,因此,人住的地方都拥挤,哪里还有机器人呆的地方呢?所以,机器人进入家庭,实际上还是有很大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家庭里干什么,有标准化需求吗?会给家庭带来麻烦还是创造便利,都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而汽车,是不用进入家庭的,停在外面就行了,因此,家庭买车,不代表车要进入家庭,但机器人要买了,就必须要进入家庭,还得设好程序,让它干什么,程序要是设计有误,可能还会带来很多麻烦,有时候,可能还不如没有机器人更舒服。

因此,未来,机器人的用途一定是很大的,而且,整个社会,需要机器人的地方一定是很多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也就是机器人必须专业化、定制化、细分化,而一定不能是普遍化或者标准化。

其核心原因在于,机器人,首先要明白或者厘清其用途才能去设计制造,不可能造出一个跟人一样,但却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机器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买一个跟自己抢占家庭空间的机器人呢?

如果仅仅是扫地、做饭、洗碗,这些功能,实际上还远没有到必需机器人才能做的地步,一个扫把,一个厨师,一个洗碗机,基本上全都干了,没有机器人,可能一个家庭过得更好。

但整个社会,实际上对机器人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

比如,无人收费站,从停车场到高速公路,都是无人收费站了,其实也是某种机器自动化的部分。

那么,无人超市,也会很快到来,因为如果能够把所有售卖品全部打包好,贴好标签,那么,这个超市,实际上是不需要人的。

还有机器人扫大街,一部分是定点定位置清洁,一部分是随机捡摘,需要的机器人功能也是不同的,这部分实际上减少的是清洁阿姨的工作。一旦劳动力不足,那么,这块需求肯定会上来的。

大家都不愿意做清洁阿姨,那么,这个清洁机器人需求一定是很迫切的,这就是定制化的一部分。每个中等城市,大约需要几千个,小城市,需要几百个,大城市,需要几万个,超大城市,需要几十万个,以及配套的售后服务、智慧管理等等,这个市场也是不小的。

我国有超大城市十个左右,那就需要几百万个清洁机器人,大城市,几十个,也需要上百万个机器人,中等城市,几百个,大约需要近百万个机器人,小城市,几千个,也是近百万个机器人。

因此,仅仅是清洁机器人,大约需要近千万个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其实是标准化的,因此,其成本也是可控的。但由于需求集中在清洁领域,因此,一定也是定制过的。

随着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出租车已经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无人驾驶,其实这也是机器人在汽车上的专业化细分化应用。

而机器人交警,实际上是有现实需求的,毕竟交警这个职位,太过辛苦与危险,如果让机器人来做这个工作,可能会更好,毕竟机器人除了视觉之外,还能烈日、暴雨、狂风等恶劣条件下工作,而且,机器人在夜间的视觉,可能比白天更好,因为机器人可能同时有红外及光学摄像头,因此,观察能力和处理效率可能更好。

因此,这个专业化应用,其实是很有探索价值的。

因为没有特定功能和价值的机器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社会应用价值与意义,这样的机器人,其实已经在被快速淘汰与更新中。

因此,未来机器人进入社会,最需要的还是与社会需求的定制与融合,而不是企业自行生产一个高科技的机器人,普通人就会买,这种情形可能还不会出现。

可以想象,普通家庭,在十年到二十年内,实际上还没有特别大的使用需要,因为没有机器人,大家也能过得很好。

因此,未来机器人个性化、定制化、细分化的时代,可能已经到来,但大众化、标准化、普遍化的机器人,可能在社会上并没有特别大的价值,所谓人形机器人走进普通家庭,可能还只是一种幻想和奢望,因为大家可能还不太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