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化身大厨烹调美食,或者像保姆一样照料孩子,科幻电影里这些人形机器人与人共处的场景,令人期待……

最早明年,特斯拉将出货首批人形机器人。马斯克更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有望超越汽车,成为特斯拉最大的业务。

实际上,随着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的进步,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争相竞逐的"热门赛道";而在上海,人形机器人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以来,就有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

走进位于张江的这座机器人实验室,如同打开了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这个正在训练行走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肢体灵活、身手矫健。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好处,是它可以适应非常复杂的环境。我们周边生活的环境,其实是为双足的人设计的,如果说是人形机器人,我们不需要改变环境,比如有楼梯,它可以自主上楼梯,”傅利叶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告诉记者。

随着企业研发提速,人形机器人也正在加快行业落地应用的步伐。

位于中国电科21所的人形机器人实验室里,身高1.62米、体重约60公斤的"电科机器人1号",正在进行上岗前"培训"。

物流站内的快递分拣和搬运,将有望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相比于人工的分拣,机器人在信息处理方面会更强一点。人形机器人通过扫码,就可以知道今天我处理了多少件快递、这些快递分别是到哪个区域的,”中国电科21所人形机器人项目组负责人蒋志勇介绍。

不过,要让这些机器人能真正"上岗"、适应各行业,还要在构成机器人"关节"的电机、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以及算法技术等方面持续突破;同时,也要依赖批量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

“比如马斯克,现在已经官宣了3万美元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是20万人民币,就是我们想要人形机器人真正市场化应用,是不可能高于20万人民币了,”中国电科21所机器人研发中心副主任范春辉说。

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爆发的颠覆性产品。

实际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人形机器人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不少相似之处。一方面,人形机器人本身具有巨大的"爆发力",能替代人力完成危险和重复的工作;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将能带动从上游原材料、"关节"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到下游应用等全产业链创新突破。

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重镇,到2025年,上海力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打造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立足"人形机器人"这一赛道,上海要在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发挥优势、率先突破。

“上海有很多工业场景、服务场景,而且是非常丰富的,对人形机器人落地,有一定的促进;长三角加工制造极其发达,所以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上海是有得天独厚的独到优势,”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表示。

当技术创新伴随着应用落地不断推进,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有望真正走入生产一线、走进千家万户,壮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