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七年,虽然过程跌宕起伏,但总体还是正反馈大于负反馈。面对未来加剧的行业竞争,张朝辉也坦言,会花更大的力气,在做好自身业务的基础上,帮助上游实现整合升级,并推动下游客户更快实现数字化或者智能化的转型迭代。

因为技术出身,优艾智合研发团队的技术基底是非常扎实的,在高精度、高稳定性以及柔性调度等层面研发出了比较有行业竞争力的产品。除此之外,优艾智合也用了五六年时间不断地在做延伸和拓展,从最早机器人单机的性能,到后边做群体多机的调度和管理,再往上做业务管理系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

科创赛道正成为城市竞争靶点。

陕西高校林立,科研成果全国领先,人才储备与输出稳居前列,秉持众多禀赋优势,陕西科创力加速释放,赋能企业韧性发展,产业竞争优势日趋显著,区域竞争力不断凸显。

与此同时,陕西顶层设计重视,推进科技产业和实体经济,并为资本市场储备科创种子。

2022年8月,陕西省接续启动第二个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持续创新完善政务服务举措,力促优质企业加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而科创企业的上市将反哺产业和实体,优化创新驱动效能,形成良性循环。

每日经济新闻·粉巷财经历来关注科创发展,致力打造一流科创报道栏目,在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推出“科创星球”第三季,深度对话企业创始人/董事长等高管。

以专业财经视角,洞悉企业核心优势,解码成长逻辑,展现真实科创成色,为市场和投资者提供价值信息的同时,推介本土优质科创企业,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视野,聚焦陕西科创热土。

2023年,机器人行业热度与竞争并存。

市场对机器人的认知从观望变为共识,并在资本的热情中持续升温,各类玩家持续入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有的厂商甚至为了订单低价换量,对于诸多机器人企业来讲,这是一场短期内无法拒绝的“内卷”。

纵有利用技术打破桎梏的意志,但依旧需要时间验证。

对于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创始人张朝辉来讲,2023年其实也是收获之年:在现象级科幻电影中“刷脸”;迭代调度系统,最高可支持千台机器人统一调配和管理;当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营收和订单连年翻倍,顺利开拓海外市场,融资也不像往年那么紧迫,说明其产品、技术得到客户的认可,能够实现自身造血循环。

创业七年,虽然过程跌宕起伏,但总体还是正反馈大于负反馈。面对未来加剧的行业竞争,张朝辉也坦言,会花更大的力气,在做好自身业务的基础上,帮助上游实现整合升级,并推动下游客户更快实现数字化或者智能化的转型迭代。


看好机器人产业化

创立优艾智合的故事,还要从在西安交通大学求学时期讲起。

张朝辉出生于1992年,本硕博期间在西安交大一直研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对机器人充满热忱,喜爱钻研技术。读博期间,张朝辉所在实验组研究的课题是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导航,怎么实现移动机器人落地,成了张朝辉一直思考的问题。

“既然很热爱这件事情,并且在研究这方面学有所长,也很看好机器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产业化的可能性,那么出来的时候就做了移动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2017年,张朝辉带领同实验室里的4位同学组建了优艾智合,受到了导师梅雪松教授的大力支持,并出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提供技术支持。

与创业的笃定相反的是,彼时行业正处于一种微妙的拉锯状态:服务机器人概念受到市场热捧后,落地下来仍是一个噱头,市场热度逐渐冷却。

张朝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实话当时并不算好时机,整个行业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但我们几个创始人反而觉得,这个时间挺好的。因为本身机器人其实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是一个要做很长时间的事业。只有行业冷下来,大家才能更好地去关注技术,关注产业落地。”

与赛道热度遇冷同时面临的,还有市场化模糊的界限和并不确定的布局方向。“我们对这个事情有一个开放式的看法,所以基于公司的业务去寻找机器人落地的场景。”

创立两年时间内,优艾智合完成了对米其林轮胎巡检、海关违禁品巡检两大客户场景的顺利交付,给沉寂许久的机器人赛道撕开了一道口子。

后面的故事顺理成章,短短几年时间,优艾智合深耕半导体、3C等精密电子制造行业,已成为工业移动机器人行业头部选手。

因为技术出身,优艾智合研发团队的技术基底是非常扎实的,在高精度、高稳定性以及柔性调度等层面研发出了比较有行业竞争力的产品。除此之外,优艾智合也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不断地在做延伸和拓展,从最早机器人单机的性能,到后边做群体多机的调度和管理,再往上做业务管理系统,都是循序渐进的。

同时,技术派创始人能深刻理解技术的本质,因此更能准确地洞察到业务长期发展趋势,并能用企业以往的核心优势来匹配当下的战略及成长方向,找到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增长点。

“我们对市场的判断还算是相对准确,主要是深耕于半导体行业、新能源等项目的下游行业,很多同行都把机器人做成了工具去服务于各行各业,但我们不这样认为,只有深耕于行业,让机器人真正变成一种值得信赖的新兴生产力,才能够赢得市场的深度竞争。”


根植当下工业场景

在赛道热度普遍遇冷的情况下,创业项目拿到钱并不容易,优艾智合拿到的第一笔融资便是创始团队母校的投资基金。

2017年和2018年,优艾智合连续完成种子轮与天使轮融资,随着公司项目产业化落地,2020年开始发生在优艾智合身上的投资事件,可谓是“星光熠熠”。

2019至2020年,优艾智合完成了Pre-A轮、A轮和A+轮三轮融资,引来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众多明星资本加持,且不乏老股东的参与,很显然,新老股东均对优艾智合未来发展前景和成长价值表现出极高的认可。

往后几年里,突破应用落地瓶颈期的机器人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关注,无数产业资本下海,与投资人一起抢夺优质机器人创业企业。

在一级市场,工业移动机器人是最吸金的领域之一。  

彼时作为细分头部的优艾智合在20多个领域实现了智能升级解决方案落地闭环,并在电厂、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细分领域保持市场第一的优势,收获了资本的大量关注,于2021年完成了B系列融资。

一时间,行业泡沫与热度齐飞,但优艾智合并未被流量红利冲昏头脑,反而在机缘巧合下参与了《流浪地球2》的拍摄。整个影片中,共有14款共计16台机器人“演员”来自优艾智合,成为支撑电影科幻宇宙的重要力量之一。

影片上映后口碑和讨论度持续飙升,包括优艾智合机器人在内的一些硬核“黑科技”引起不小的关注度。通过电影进一步传达的,是机器人已经在日常生活不太常见的场景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在现实工业场景中,优艾智合巡检机器人完成室外升压站全天候自主巡检,将人力从高危复杂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巡检效率和精度获得大幅提升;中海油某海上采油平台主配电间里,优艾智合智能巡检操作机器人ARIS-HSR实现高压配电柜无人化全自动巡检操作,成为海上平台配电系统智能安全“卫士”。

电影所呈现的机器人世界也与优艾智合创立初衷同频不谋而合:YOUIBOT,即建立在科学理论、科学逻辑的基础上,同时根植于当下工业场景和科技发展实际,未来社会是一个机器人与人相互协作生产分工,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

在张朝辉看来,过硬的产品质量、核心技术壁垒及落地能力,才是资本涌入的核心原因。而投资机构一方面通过资金支持企业,包括研发的持续投入、业务的长期发展等,另一方面也将一些企业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进行嫁接。

值得关注的是,研发层面,优艾智合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启动“面向多机协作的半导体制造智能工厂物流调度和优化软件开发”项目,为国家解决一些科技空白。


纵深赛道

目前优艾智合的机器人产品,半导体、锂电、3C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方面用在智能工厂,在工业物流领域去做场内的物料流通;另一个领域主要面向的是能源行业巡检运维。

这两大业务线,是优艾智合在行业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并且会不断纵深扩展的领域。凭借在先进制造场内物流的突破表现,2023年7月,优艾智合当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短期内整个公司的策略还是进一步的深耕行业,现在做的几个行业应该能够支撑公司短周期的快速增长,只有把目前各行业做好做深,是对我们下游行业的基本尊重。同时也希望能够做出最佳实践:机器人更注重智能化、精细化,不求盲目扩大规模。”

如何将行业纵深?张朝辉也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优艾智合在2017年年底实现了整个解决方案的基本完善;2020年左右形成新的更加模块化和标准的解决方案;2023年发布了智能集群调度系统YOUIFleet5.0,实际就是从一到多的调度系统的纵深研发。

上述发布的智能集群调度系统YOUIFleet5.0,能够通过移动机器人的集群式调度管理,以及异构移动机器人的交互协作,实现大规模移动机器人在工厂内的全域柔性调度,保障移动机器人集群作业的稳定安全,使整场的移动机器人搬运效能达到最优,同时随厂内环境及产线调整动态更新,让物料流转更加稳定、柔性、高效。

“最高能够支持到千台机器人在同一个区域的集训调度和管理,在整个行业都是转折性的突破。”张朝辉向记者透露。

一般情况下,优艾智合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调研行业需求的判断可行性,在这个过程中预判自身技术能力和产品方向能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接下来再去围绕它去设计解决方案。适应成功之后才会做大规模的铺设。

如果遇上新的场景,会存在一些行业解决方案的变化和调整,但最开始优艾智合会将现有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已经做到标准化和规模化落地,覆盖大部分的市场需求,同时很快根据客户实际场景,搭建出适合这个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

张朝辉亦表示,“当大家看到产品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已经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做了前期所有的工作。也得益于公司员工一半以上都是研发人员,我们的主要精力和投入都在产品研发上。”

基于在先进制造领域的丰富积累,优艾智合的产品也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2年和2023年两年,优艾智合均实现订单与交付翻倍,在半导体、电厂等领域始终保持市场第一的优势。同时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国内市场覆盖26个省市,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德国等30多个国家。到2025年,优艾智合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总营收的30%以上。

即便成绩相当不错,但创业7年以来,张朝辉始终保持着高度危机感,尤其是近两年,工业机器人“内卷”严重,这种危机感亦在加重。

“长期观察的话,整个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意味着这个赛道的玩家会越来越多,接下来的行业竞争可能是更加的组合化,有难度的一个过程。但我们会花更大的力气,不仅是做好自己,还要帮助我们上游厂商实现整合升级,真正推动下游客户更快实现数字化或者智能化的转型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