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从近3.7万台跃升到超3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从20%提升至50%以上,我国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十年间,我们看到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期,到翩翩少年初长成,再迈向风华正茂的成年期,从稚嫩到韧性,一颗颗新星正冉冉升起。当前,随着能源和气候危机给全球新能源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多家机器人企业在新能源行业高歌猛进。随着海内外疫情开放,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势不可挡。

十年前,高工机器人正式成立,然,弹指挥间,十年一瞬即过,在此期间高工机器人见证着中国机器人的江湖由浅滩逐渐变成大江大河。十年来,高工机器人平台用脚步丈量行业;用研究报告测量行业变化的温度;用蓝皮书汇聚技术、产品、市场、应用的宝贵经验;用会议搭建行业交流桥梁;用网络平台传递行业声音,高工机器人是中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成长的助推者、见证者、记录者。

值此成立十周年之际,高工机器人平台推出系列“厚积十载 智造致远”十周年文章,链接过去,展望未来。

2013年至今,十年的发展,中国机器人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度让资本市场为之疯狂,大有“用脚投票”的趋势,机器人企业不断获得资本市场抛来的橄榄枝,中国机器人行业长久持续性发展的特质越发显著。

十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涌现,推动着机器人行业从幕后走向台前。但是,为数有限的应用市场也让竞争加速走向白热化,一些赛道潮起,一些赛道潮落,汇成了十年来机器人行业历史长河的完整版图。

知既往,见未来。以下一起来看看,这十年里都有哪些事件正在影响着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注:以下排序根据时间线排列)


01

汇川技术打响国产机器人涨价第一炮

2022年4月2日,汇川技术公告,4月15日起将对全线工业机器人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涨价幅度从5%-8%不等。此前的3月30日,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产品已开启国产品牌首轮涨价。而汇川技术机器人本次的产品价格调整,也是国产机器人厂商针对价格调整的首次发声。(相关文章链接:汇川技术打响国产机器人涨价第一炮)

以往,面对外资品牌这些对手,中国机器人玩家大多选择走价格路线,玩家越来越多,价格也随之越来越低,中国机器人行业玩家深陷价格战“泥潭”已久。此次,在ABB、发那科等多家外资机器人厂商宣布涨价后,汇川技术勇于打响国产机器人涨价第一炮,给国内机器人市场释放出一个理性回归的信号,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机器人已经在技术、性能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并在客户端有了相对较高的优先使用权,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保持优势,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而实现这一步的前提就是,市场必须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才能让国产机器人更加有底气花钱投入研发,促进企业走出低毛率困境,让机器人产业回归到品质竞争的良性阶段,从而与外资品牌一较高下。

轰动指数:★★★★★


02

美的集团完成收购库卡100%股权

2021年11月16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截至目前,库卡少数股东持有的全部库卡股份已由美的集团全资子公司美的电气完成收购,美的电气亦已经按照80.77欧元/股的价格向前述少数股东支付了收购价款。收购完成后,美的电气通过其全资境外子公司间接合计持有库卡100%股权。2022年3月,美的集团最终以80.77欧元/股(合计人民币10.5亿元)完成对库卡剩余股份的收购,并将其私有化。(相关文章链接:“美的私有化库卡”的三大猜想)

2017年起,美的开启了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的漫长收购之路,历时七年,美的集团终于完成了对库卡的收购。在这7年的时间里,刚开始库卡带来的业绩并不理想,营业收入上,库卡连续三年下滑,但随着库卡在中国的布局越发完善后,如今库卡“阵痛期”已过,其不仅在汽车等传统领域继续进步,还在医疗等新兴领域有所斩获,不断开发出除汽车行业外能适应更多细分场景(包括工业和服务)应用的机器人品类。

刚开始被美的集团收购时,库卡的中国业务占比仅为7%,2022年,占比已达23%。

轰动指数:★★★★★


03

埃斯顿机器人年出货量超万台

2021年,埃斯顿在高工机器人年会上宣布其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超过了万台,其中六轴机器人约占80%。埃斯顿由此也被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评为“2021年中国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厂商”。(相关文章链接:埃斯顿万台之后的下一个畅想)

2021年,是中国机器人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头部企业迈入万台俱乐部,标志着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继埃斯顿迈过万台门槛后,同期汇川技术也宣布工业机器人业务发货超万台;随后伯朗特2022年1-10月完成机器人出货10998台,成为行业内第三家机器人年出货量突破万台的企业。

从千台门槛到万台门槛,国产品牌正在不断获得客户的认可,预示着中国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国产品牌的新时代。

轰动指数:★★★★★


04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蓝图出炉

2021年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等目标,为机器人产业未来5-15年的发展擘画蓝图。(相关文章链接:《“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透露了机器人行业哪些趋势?)

智造升级加速,把握住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行业来说至关重要。伴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政府和资本的支持给机器人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现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机器人行业正在实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5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29743台,同比增长67.15%;1-5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36405台,同比增长87.84%。

轰动指数:★★★★


05

疫情之下疯狂的口罩机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以口罩为主的医疗物质严重匮乏,急需扩大生产产能。在这个时候,口罩机一跃成为制造业最大的热点之一,不少制造企业主动担责也拥抱商机,争先恐后地加入了口罩生产的队伍中,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拓斯达、利元亨、天机、远荣智能等推出口罩机;汇川技术推出全电动口罩机电气方案;昊志机电则自主研发的口罩机零部件;勃肯特的并联机器人在口罩分拣处帮助口罩机实现100片/分钟的生产效能……(相关文章链接:疯狂的口罩机,该冷一冷了)

在疫情的催化下,口罩成为紧俏物资,部分机器人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始转产口罩机。一方面,疫情带动口罩机大批量生产,加速了国产自动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提升。另一方面,在追风过程中,一味的生产口罩机,大部分的玩家都没赚钱。有的企业因为口罩机丧失了经营信誉,被客户告上了法庭;而有些既缺乏规模化优势,又无资源积累而转产的中小企业最后无疾而终。

轰动指数:★★★★★


06

科创板正式开板

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相关文章链接:科创板对中国机器人意味着什么?)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科创板突破了现有以盈利为基础的上市审核体制,在诸多环节大胆创新、率先试水,空前的改革力度让市场耳目一新,例如采取注册制、允许尚未盈利企业上市、市价发行、放宽涨跌幅限制、允许退市等机制,且主要聚焦于科技创新企业,无论是主营业务研究还是公司估值定价,均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根据公布的规则来看,科创板为中国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特别是对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硬科技”型的智能机器人企业迎来重要机遇。在科创板开板后,以埃夫特、瀚川智能、利元亨、禾川科技为代表的机器人企业等先后上市。截至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突破500家 ,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元,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

轰动指数:★★★★★


07

协作机器人鼻祖Rethink Robotics倒闭

2018年,Rethink Robotics在售出2,500台机器人的喜讯发表后不久,宣布了倒闭。作为协作机器人先驱,Rethink Robotics率先推出了Cobot的概念,并分别在2011年、2015年先后推出了两款明星产品Baxter和Sawyer。(相关文章链接:协作机器人先驱Rethink Robotics宣布倒闭)

虽然Brooks敏锐地看到了“协作机器人”这个行业先机,但在技术到产品定义和使用场景的转化上,Rethink一开始的技术路线就过于激进,与传统机器人的形态、结构和追求的指标都相差甚远,也并没有想好真实的使用场景,其倒闭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机协作已经成为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节卡机器人、珞石机器人、艾利特机器人、越疆机器人、遨博智能、中科新松等都协作机器人领域高歌猛进,并寻求上市。国外优傲如今全球销量已达75000台,而ABB、发那科企业等也推出了协作机器人相关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协作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重要战场。

轰动指数:★★★★★


08

伯朗特推出28500元/台六轴机器人

2017年,伯朗特向机器人行业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推出了机械手、机器人销售优惠政策,多款机器人应用商最低提货价28500元,同时给予应用商授信和返点。(相关文章链接:伯朗特低价竞争:这是一场“自杀式”的突袭)

作为一家低价选手,伯朗特一贯走“以价换量”的打法,而这种方式在短时强内让伯朗特迅速打开业界知名度,其独创模式确实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尤其是在2022年,在一系列国产厂家涨价的时候,18500/台的机器人再次让伯朗特成为议论热点。或许是低价的策略,让伯朗特成为继埃斯顿、汇川后国内第三家机器人年出货量突破万台的企业。

但对于一家时刻存在争议的企业,伯朗特的低价策略带来的福利也仅限如此,2023年4月14日伯朗特终止挂牌。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伯朗特的存在具有双面影响,低价的机器人带动了一批供应链企业的成长,也催动着价格战,扰乱了市场秩序。

轰动指数:★★★★


09

谷歌出售波士顿动力

2016年3月18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经将波士顿动力摆上了货架准备出售。2017年,软银集团以不公布价格的方式,从Google手里拿到了波士顿动力控制权。2021年6月现代汽车完成对波士顿动力剩下的收购。

(相关文章链接:波士顿动力被出售已实锤,软银股票上涨6.62%)

从时间线上来看,波士顿动力经历了三次易主,直到2020年,波士顿动力的商业化进程才正式起步,2023年,Spot已经正式走入现代汽车工厂,而Atlas也能靠自身传感器感知环境,自主行动。除跑酷、跳舞,持续穿越台阶、跑过斜坡外,还能在工厂场景中协助工人一同办公。

如今,除了波士顿动力外,人形机器人的赛道正在吸引着一批批玩家,越来越多的玩家在布局人形机器人,作为该赛道的老玩家,波士顿动力唯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市场里掌控先机。

轰动指数:★★★★


10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迎来需求新高点,国内终端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机器人代替产业工人。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相关数据显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年均增长速度已达到30%,尤其在装配、点胶、搬运、焊接等领域,已经掀起了一股机器人使用热潮。这一年,中国也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相关文章链接:中国机器人的“黄金十年”)

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在中国这片沃土上,蕴含着无数的机遇。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达到30.3万台,同比增长约15.96%,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我国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覆盖了国民经济的 60 个行业大类,168 个行业中类。

轰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