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以钢铁之躯“下火海”“闯毒雾”,消防员在火场外无线遥控机器人执行灭火、排烟、破拆等任务——这样的画面并非是某部科幻电影,而是真实存在的消防救援场景。

在化工爆炸救援演练现场,消防员利用灭火机器人对燃烧罐体进行灭火压制。 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2020年8月,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省组建了首支“消防机器人救援大队”,用于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间、石油化工场所灭火救援,让消防机器人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2021年在四川雅安举行的“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泸州消防化工救援专业队的10台代号为“暴雪”“水龙”的消防机器人在指定点位快速喷射泡沫,对起火的危化品储罐进行冷却灭火。

“火场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威胁指战员生命安全,现在操控消防机器人去完成这部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指战员生命安全。”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消防机器人“大展拳脚”,是这五年来四川消防不断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救援实践中的一个缩影。“把创新创造作为战斗力生成巩固提升的重要引擎”鲜明导向指导下,四川消防开展了观念更新、技术创新、装备革新“三新”工作,涌现出多项创新战法及装备革新成果。

以救援指挥为例,如何解决特大灾害前线指挥痛点?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自主研发了“1+3+N”的国家指挥部方舱,通过现场指挥部、救援指挥中心、通信控制中心和综合办公中心4个方舱,实现实施会商、决策和指挥、行动管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等综合功能。通过公网、专网、卫星通信方式互为补充,融合高点中继等技术,在“断电、断路、断网”的情况下依然能保障网络上下贯通、指挥畅达。

又如在水上救援场景中,这五年来也涌现了大量的新技术装备。水上救援机器人、水下声呐、充气式机动救援艇、充气气桥等300余套特种新装备已经陆续投用,为四川消防队伍开展水上救援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