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换代跨越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在这份规划中明确了,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保证至少20%的年均增速,形成3-5个机器人产业集群,围绕核心技术、高端产品、关键零部件,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两年后,在全球网红马斯克的机器人工厂多次造势下,在大模型、具身智能的技术浪潮中,整个机器人产业开始向人形机器人收敛,老团队“跨界”、新团队组建,数十个人形机器人团队迅速成建制涌入。

作为世界工厂,已经连续13年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的中国,如今已经是全球最活跃的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机器人密度是另一个衡量机器人产业是否发达的指标,具体是指一个国家每万名工人在制造业中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 

目前,从IFR统计数据来看,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依然是韩国,2021年韩国机器人密度突破1000台。

当年全球机器人密度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中国。

除去德国外,其余四国均为亚洲国家。

2021年机器人密度位居全球第五的中国,今年增长到了392台,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更是超过50%。

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全球第一,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形机器人火起时,国内仅仅两年内,迅速拉起了十几个人形机器人团队。

2023年人形机器人浪潮,中国再次成了浪潮中心。

据锌产业不完全统计,仅仅是在今年WRC 2023上,就有超过16家机器人团队展出了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 

这还不包括WRC 2023后,互联网厂商科大讯飞,车企小鹏,以及像洛必德等更多机器人团队涌入这一赛道。

这一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团队可以划分为四派:

既有创业派优必选、钢铁侠、宇树科技,也有学院派清华、浙大、北理工;

既有互联网厂商小米、讯飞,也有造车新势力小鹏、蔚来。

也就在人形机器人暴走的这一年里,中国各地围绕人形机器人正式开始推动机器人产业集群落地。

北京是跑得最快的城市。

继今年6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后,11月2日,北京正式在亦庄成立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可以看到优必选、小米的身影,也可以看到“亦庄机器人”这样的国资背景企业亲自下场。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此也成了“政策引导、企业主导”的第一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国家队。

紧随北京迅速建立起机器人产业基地是上海。

11月14日,在上海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上,临港新片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揭牌。

大会上一并对外公布的,还有基于这一基地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合体,以及通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其中,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合体不仅引入了智元、新松、商汤、节卡等11家机器人企业,还引入了6家投资机构、6所高校、3个研究平台,以及三大应用场景。 

至此,上海围绕「产-学-研-用-投」,构建起了一整条机器人产业闭环链路。

从已经成立的两个机器人产业基地,不难看出,政策引导、基金引路、企业和顶级高校合力推动,已经是构建中国机器人产业基地基本思路。

不过,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两个机器人产业基地。

在科技创投高地北京、长三角制造中心上海相继跑步入场后,接下来,压力给到了珠三角和大湾区代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