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总部基地的生产车间,机器人在焊接作业。新华社发

近日,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备受市场关注。二级市场上,A股相关板块不断掀起热潮,减速器、自动化等板块轮番上涨,多家上市公司频获机构调研,例如埃斯顿自去年以来频受海外机构调研被踏破“门槛”,成为市场“新宠”。

1月19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市场认为,在政策端与需求端共振之下,有望带动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繁荣,机器人产业将行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工业机器人领域,机构认为在经济复苏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本轮工业机器人需求拐点或在2023年上半年显现,预期在未来3—5年内机器人产业整体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政策与需求共振工业机器人迎发展机遇

“机器代替人将会是制造业未来的趋势”,首创证券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领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仍将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迅猛,自2013年起,已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家。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27.1万台,占全球销量的比例达52.4%。2013—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复合增速达30.1%。据高工机器人数据,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0.3万台,同比增速超过15%,全球销量占比过半。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拥有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具备广阔的机器人应用市场。此外,我国新能源产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也为机器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同时必然促进相关领域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此外,太平洋证券指出,近年来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拓宽,不光是工业机器人发展迅猛,服务机器人也迎来快速发展。随着技术发展,服务机器人的价值逐渐凸显,催生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

据IFR数据,预计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埃斯顿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对2023年的展望偏向乐观,一方面在政策加持及行业复苏的有利宏观环境下销售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昊志机电也表示,公司预计减速器等机器人领域产品、控制系统以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大型电主轴等产品都将会给公司业绩带来增长。

下游工业机器人需求的旺盛,也拉动了上游磁材企业的业绩增长,中科三环预计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超60%,据其透露,2022年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增长较快。


国产替代进行时上市公司争先入局

在多项行业政策支持以及刚性的下游需求支撑下,多家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市公司敏锐地捕捉市场机遇。

秦川机床董秘李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自2013年就开始进入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领域,2022年12月成立陕西秦川高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业务,这也表示了公司对加快发展机器人减速器业务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中壁垒最高的环节,占机器人成本的70%,而减速器作为机器人三大核心部分之一,其成本占机器人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分为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

不过和其他工业强国相比,屈放表示,目前我国的高端机器人及其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尤其是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核心技术例如减速器等与国外产品存在代差,制造材料存在短板。

民生证券也指出,欧美厂商、日韩厂商等凭借着在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牢牢把控着中国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未来的目标是做到进口替代。”李静谈到,目前公司的RV减速器与进口品牌在逐步缩小差距,市场规划明确,潜心研究基础材料,油脂测试,集成一体化产品,为客户提供整体应用方案,共同提升国产机器人品质。

据李静介绍,目前秦川机床的RV减速器产品在国内外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及集成商中都有应用或试用。终端市场应用场景主要是码垛、焊接、机床上下料、冲压和打磨等,此外还有非标自动化行业,比如石材切割机、木工机械、光伏等一些高精度精密回转机构。

埃斯顿也表示,目前国产品牌机器人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公司将继续坚持零部件国产替代、降本增效的举措,不断改善盈利指标。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科蓝软件表示,科蓝智能高柜数币机器人“小蓝”在银行网点服务已经有智能对话业务,下一步可以在ChatGpt技术下继续扩展衍生更多金融业务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