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新颖的领域意味着越多的商业机会。从无人机到扫地机器人,科技创新者们携手供应链伙伴,开创并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如今,时代的轮盘或许已经转到了外骨骼领域。

在11月10日,《时代周刊》2022年度全球最佳发明榜单中出现了一家中国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企业--英汉思动力。

如果按照《时代周刊》的预测,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将领先其他形态的机器人,先一步走进人类日常生活,成为超市中笔记本电脑、手机音箱之外的消费产品新亮点。

机器人正在从商业走向生活,下一个风口将是外骨骼机器人?


什么是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是主要由机械骨架、控制中枢、驱动系统三大核心部件构成智能机械结构,其中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等技术,并将人体感觉、运动等器官与机器的智能处理中心、控制执行系统相结合,目前主要用于改善人体物理机能或用于医疗康复。


外骨骼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

军工领域:外骨骼研究发展在军事领域主要集中在增强军人负重能力上。

康复医疗领域:外骨骼可穿戴机器人可以帮助中风、脑瘫,帕金森等行动能力受到影响的患者实现更有效的康复训练。

工业领域:工业中很多作业对工人的肩部和腰部骨骼关节带来极大损伤。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大幅度增强人类的上肢力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民用消费领域:例如老年人、导游、行动不便者、或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种。


国内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

医疗领域:外骨骼机器人虽然价格昂贵, 技术壁垒高,导致个体普及率有限,但其对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确实无可替代。

其中司羿智能,大艾,布法罗已经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工业领域

京东、苏宁等巨头均在积极研发辅助搬运的外骨骼机器人且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以京东为例,外骨骼机器人供应商是铁甲钢拳。


   市场规模

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研究机构ABI认为外骨骼将在近十年时间实现快速增长,2028年之前有望实现全球性规模化增长。2020年至2030年,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预估CAGR33%。其中,2025年至2028年为高速增长阶段,预估3年CAGR47.7%,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8亿美元。至2030年,产业将趋于成熟,市场稳步增长,全球市场规模将达68亿美元。

国际研究机构ABI统计,2018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出货量为7000件,相应的硬件营收为1.92亿美元,ABI分析在2017年外骨骼整体潜在市场(TAM)已超过260万件,预测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10.7万件,2028年达30.1万件。

机器人正在从商业走向生活,下一个风口将是外骨骼机器人?


2B到2C,新的市场趋势出现

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企业筛选与判断的依据非常明确:广阔的消费人群,有巨头押注,低价且高出货量。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无疑很好地满足了这些要求。

作为步态机器人领域的一个范畴,外骨骼机器人无疑是人类“更快、更高、更强”梦想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一类产品。外骨骼机器人从发展之初到如今,核心功能就一直围绕着帮助人类在生活或者工业场景增强工作能力。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研发出外骨骼设备Hardiman以来,人们对于这种能够支撑人体、带动人体运动的产品就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

2010年以来,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到最初作为医院设备在B端落地,再到如今被用于重度轻度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应用,消费级市场方兴未艾,逐步开始有三星等全球性企业进行产业化跟进,越来越多企业正入局其中,可以说这让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商业落地可能性。

对于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预期随着Cyberdyne、ReWalk Robotics、Ekso Bionics、Hocoma、Woodway的成功,被更进一步放大。调查公司ABI Research就认为,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提供力量增强功能的智能设备,有军事、工业、医疗、民用等多种需求场景和广阔市场,全球外骨骼产值预计将从2020年的3.92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68亿美元,ABI则分析预测2025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出货量达10.7万件,2028年达30.1万件。

但根据CB Insight的外骨骼调研报告显示,在2021年,外骨骼出货量约3000台,与之前ABI的预期相差甚远,外骨骼机器人走进人类生活,似乎与现实出现了较大背离,直接原因或许在于价格。

10多年时间,外骨骼机器人受限于材料、零部件、算法等多个因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而主要被用于医疗行业例如重度轻度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外骨骼机器人几乎成为康复机器人的代名词。

但如今,这种情况或许得到了改变。早先有消息灵通的供应链企业已经得到消息,得益于采取全新的消费电子供应链,明年底三星可能会正式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价格或低至10000美金左右。

相较外国最便宜的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10万美元以上的价格,三星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价格已经大幅拉低。同样在去年,国内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路线的领先探索者英汉思动力更是拿出899美金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关注。

这些价格上的新动向无疑意味着一场产业变革。

例如有消息称三星首批消费级外骨骼产品的生产量将达到50000台,而在去年英汉思动力则仅用42天就完成了首个消费级动力外骨骼机器人全球众筹,其在不同渠道也获得超过400台设备订单,销售额超过200万元,一些用户就表示准备尝试将其用于给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通过这种很明显的市场销量趋势就可以预测,如果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在更轻价格更低这条路线上不断前行,一旦出现了能够上规模的企业,这个赛道将无疑更容易跑出下一个大疆或者科沃斯。

而每一次爆品上量,则意味着10万以上的量产规模订单,同时企业需要扩大产能量级,进一步降低公摊成本,对于产业链上游企业,这无疑是一次能帮助企业穿越周期的全新商业机会,也是一次有望诞生下一个欧菲光、同兴达等类似供应链巨头的更大双赢。


机器人消费离普通家庭有多远?

机器人走入普通人家里,究竟还有多远?记者观察发现,如象棋机器人等消费级机器人,价格正不断下降,而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尚需时日。

机器人正在从商业走向生活,下一个风口将是外骨骼机器人?


机器狗有望降到万元以下

100只四足机器狗排成方阵群舞,摇头、扭腰、跳跃、鞠躬的场面妙趣横生。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会跳踢踏舞的机器狗,成为现场的“顶流”。“买一只回家陪孩子玩,也挺有意思。”看过现场表演,有家长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的确,这些四足机器狗主要用于娱乐陪伴,比如主人跑步时它会紧跟左右形影不离,也可以在机器狗背上安装小筐,远程操控它帮忙取快递、外卖等。

“这款四足机器狗已经量产,一年销量有数千台。”宇树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展示的四足机器狗,消费级配置产品单价约为1.6万元。

“比起前几年,价格整体上已经低了不少,预计明年,这款机器狗有望降到万元以下。”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需求逐步上升,也许未来三到五年,家里有一只四足机器狗就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台,全球第一款以实物象棋进行博弈的“进化者”象棋机器人,给观众们带来了新鲜的对弈体验。使用者坐在一边,每走一步摁一下按钮,棋盘上传感器就会启动,识别棋盘局势,驱动机械臂走出下一步。

同样有望快速走入寻常生活的,还有这些能执子的象棋机器人。市民张先生是一名象棋爱好者,在网上入手了一台象棋机器人后,每天都能感受到棋逢对手的乐趣。据了解,这些能陪下象棋的机器人,价格多在万元以内,而新近面世的商汤科技旗下的一款AI下棋机器人,标准版的售价仅1999元。


医疗机器人前景广阔

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或老年人,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就能站起来,并且健步如飞,这样的场景已成现实。今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时,火炬手杨淑亭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传递火炬的一幕,令人记忆犹新。

这款由北京大艾机器人公司开发的“艾动”外骨骼设备,在机器人大会现场展出时同样“吸睛”无数。北京大艾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帅梅表示,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北京二三十家医院应用,帮助偏瘫、截瘫、脑瘫患者及行走不便的老年人。

老龄化时代,康复陪护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有行业人士表示,市场规模至少是千亿级的。可为何至今医疗机器人在养老领域还没有发展起来?世界机器人大会论坛嘉宾们表示,价格太贵,老人不愿意买单是一个重要原因。

帅梅就提到,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价格整体偏高,贵的在百万元以上,一般的也要五六十万元,“我们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已经让居家使用的外骨骼机器人在成本上大幅下降,推出了10多万元的个人版产品,已有数千名患者使用。”

不过,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看来,10万元的价格,依然是比较高的。孙立宁表示,医疗机器人要进入家庭康养,要像家电一样,好用智能又便宜,估计一两万元、两三万元的价格才可以被普遍接受。

机器人正在从商业走向生活,下一个风口将是外骨骼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尚需时日

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家教老师、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护工、为一家三口端上一桌子美食的大厨……未来,这些“角色”或许将由人形机器人担任。

科学泰斗法拉第、巨星邓丽君穿越到现场演讲、歌唱,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设置人形机器人专区。人形机器人在外观上几乎与真人一模一样,一位工程师竟然研发出一台与他本人极度相似的机器人,“人类替身”的概念从未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参展商大连蒂艾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款机器人的售价达百万元左右。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小米创始人雷军就公开表示。

人形机器人具备企业前台、政务服务、家庭陪护等功能,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尚未面向普通家庭发售,也并未实现量产。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商场、酒店、物流等场景,已有一些“类人形机器人”现身,承担着促销、发放传单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