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港交所数据显示,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变为失效状态。因公司未能在港交所规定的招股书六个月有效期内通过聆讯,此次冲刺港股上市折戟。

值得关注的是,港交所目前还有23家医疗领域公司正在等待聆讯,若不能及时通过聆讯,截至本月末,业聚医疗、新光维医疗、中国口腔医疗、英诺伟医疗、美丽田园、梅斯健康等公司的招股书也将超过六个月有效期变为失效状态。

由于大量医疗领域公司扎堆冲刺港股上市,排队等待聆讯时间被拉长,有可能出现大批失效的情况。


01

85后博士夫妇创业

20亿融资后,至今仍亏

2022年4月19日,来自广东深圳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Edge Medical Co., Ltd.(简称"精锋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

公司目前已启动多孔及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性临床试验,是中国首家、全球仅有的两家公司之一。

精锋医疗成立于2017年5月4日,总部位于深圳;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精锋医疗一直由王建辰及高元倩通过若干实体共同控制,其二人为夫妻关系。且两人都是85后博士,非常年轻。

王建辰(新闻联播截图)

王建辰曾在天津大学攻读硕博学位,从事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运动控制算法研究,后来被选为联培博士公派到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值得一提的是,麻省理工学院也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发源地。

高元倩

在美国深造期间,王建辰受到实验室浓厚创业氛围的影响,决定回国创业。2017年王建辰与昔日天津大学同窗好友,哈佛大学博士高元倩共同创立精锋医疗。

目前,精锋医疗已经拥有了以机器人技术为中心的三大产品管线,包括现在应用范围最广的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代表外科手术发展方向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超高清立体内窥镜。

据了解,精锋医疗的核心业务手术机器人主要包括多孔手术机器人和单孔手术机器人,且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 其中精锋医疗多孔手术机器人已完成泌尿外科临床入组,号称在部分参数上已超越了进口产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并于2021年9月完成泌尿外科注册临床入组。

同时,该款机器人于2021年8月率先进入妇科领域注册临床试验阶段,成为国内首个进入双科室临床试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精锋医疗也成为国内首个进入双科室(泌尿科、妇科)临床注册手术机器人公司,预计2022年产品上市。

另外,其单孔手术机器人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已于2021年4月获得通过,且已启动临床试验注册,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单孔手术机器人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精锋医疗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三轮过亿元融资,累计金额近20亿元人民币。

2020年9月15日,完成过亿元Pre-B轮融资,本次投资由三正健康领投,国策投资、联想之星、保利资本跟投。

2021年2月,精锋医疗宣布完成近6亿元的B轮融资。由LYFECapital(济峰资本)和康基医疗(09997.HK)领投,老股东三正健康投资和国策投资联合领投,祥峰投资、博远资本、雅惠投资、老股东保利资本(长江创创VC STAR项目合作伙伴)跟投。

同年11月,精锋医疗再次宣布完成超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7亿元)C轮融资签约。由博裕投资领投,淡马锡和红杉中国联合领投,三正健康投资、LYFE Capital(洲嶺资本)、国策投资等老股东追加投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OrbiMed、晨壹投资、大湾区基金、Octagon Capital、Sage Partners、临港蓝湾资本、Mirae Asset (未来资产)等海内外知名投资人跟投。综合此前数轮融资,其累积融资规模已在20亿元人民币的量级。

然而,从其招股书来看,公司财务数据方面,由于在研产品仍处于开发阶段。往绩纪录期间,精锋医疗并无产生任何收益或任何销售成本,且产生经营亏损。截至2020年及2021年,精锋医疗亏损净额分别为人民币7940万元及人民币3.49亿元,主要由于研发开支所致。

同期间,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人民币3976万元及人民币1.15亿元。精锋医疗表示,预计在不久将来会产生净亏损,并且随着进一步研发工作、继续开发、寻求监管批准以及将在研产品商业化,亏损或会增加。


02

去年34家医疗企业港股上市

触底反弹,两则利好消息后连日暴涨

香港,目前已成为全球生物科技的第二大集资中心,更是许多医疗健康企业上市的首选市场。

医疗公司执着于在港交所上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港股市场更趋于国际化;其次,港股市场对医疗企业的接受度较高,IPO过程更加便捷;另外,在港股市场上市后再融资较为便利,且公司控股股东的禁售期相对较短,未来公司在投资收购等方面具有便利性。

2021年共有34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中包括20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3家互联网医疗企业、11家其他医疗健康企业。

2021年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 34家,占当年年新上市公司总数量(98家)的34.7%;

2021年IPO募资共578.84亿港元,占当年香港IPO总募资(3,288.50亿港元)的17.60%;平均每家募资23.02亿港元。

其中,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0家,IPO募资377.42亿港元,分别占当年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上市数量、IPO募资的58.8%、48.2%;平均每家募资18.87亿。

互联网医疗企业上市3家,IPO募资112.50亿港元,分别占当年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上市数量、IPO募资的8.8%、14.4%;平均每家募资37.50亿。

今年因仿制药和高值耗材领域集采政策的推行,诸多医疗行业细分赛道的增长空间受到影响,相关企业的估值受到一定抑制。

不过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支持银行以不高于3.2%利率投放中长期贷款,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中央财政为贷款主体贴息2.5%,贴息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不高于0.7%。

近期国家医保局又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国家医保局表示,当前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成熟、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较充分带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通过公开透明带竞争规则,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两则利好消息后,港股医疗器械企业连日暴涨。

——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引入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到中国香港上市以来,医疗公司赴港上市热潮不断。

行业人士表示:“目前赴港上市的企业非常多,而且联交所审核资源有限,所以就会出现招股书到期也无法完成审核的情况。不同于A股市场的是,当企业选择再次递交招股书后,港交所会继续审核相关材料,而不是从头再来,相关工作的进展就会快很多,所以交表几天后就通过聆讯的情况也并不奇怪。”

对于审核资源有限的情况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多招人。”此前上市科只有两三个人懂生物科技行业,现在专门负责审批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的人员已增至14人。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明显看出审核速度还是严重不足,后续是否会出现医疗企业港股上市失效潮,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