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穿梭于仓储、产线的移动机器人是人们对于智能工厂的想象之一,如今已经落入现实。

作为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移动机器人因电商物流的带动在中国市场逐渐普及。“在众多细分机器人领域中,移动机器人可以说是国产化最充分的领域之一,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国产化份额已超90%。”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出货量4.8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光伏企业大肆扩产,带动上半年AGV销量爆发式上升,预计2023年AGV销量将达到1.9万台,同比增长超100%。

然而,发展到这一阶段,移动机器人行业内部却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虽是趋势,但厂商通常极为谨慎,新技术落地推进速度缓慢;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持续内卷,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层出不穷。

洗牌将至,行业马太效应显现,各移动机器人厂商也正在抓紧寻找新的出路。


乘风起

移动机器人今天的火热,与政策、资本、市场需求都息息相关。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到“重点研制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相较《“十三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表述“推进重载AGV产品突破”,在品种覆盖范围方面做了进一步扩充。

政策利好的同时,该赛道也吸引着资本的目光。2021年,资本大量涌入,融资数量高达38起,涉及金额47.15亿元,称得上是整个机器人行业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在此之前,每年的融资数量未超过20起。

“技术的成熟实际上比较早,2021年这个节点主要是过往热度较高的互联网投资价值在下降,重要的投资领域风口转变到了实业,国家政策也在往实体经济转移,希望在工业上面取得核心竞争力。”优艾智合市场总监关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阶段,大量国内外的一线资本开始关注前沿的自动化领域。

资本的持续注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进程,据统计,2021年,中国移动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达8376家,是2016年的6倍。

而中国的工业制造体系规模庞大、门类齐全、覆盖几乎所有领域,有着广泛的自动化需求,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人口数量下滑、劳动力成本升高、一线工人高龄化等问题将日趋严重。根据中智咨询数据,2022年有32%的企业面临用工荒和用工短缺问题。

关健举例称,在与一晶圆厂客户交流时发现,其某个负责搬运的一线工种常年的满配率只能达到70%,今年的数据只达到49%,“这个数据意味着这些工人每人要干两个人的活,劳动压力非常大,用工的需求也很紧张。”

另一方面,制造业从大批量生产走向了批量定制化生产的时代,推动生产制造企业转向柔性生产,自动化的物流就成为了整个智能工厂里面重要的一个环节。

“高效高质的自动产线已经非常成熟,如汽车产线,现在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寻求定制化,相当于把定制化补到流水线里面,逻辑就变成了将各机台通过柔性的传送带、滚筒线连接,也就是移动机器人。”关健表示,这使得生产设备在物理层面离散,但在逻辑层面又被串联。

受益于旺盛的需求,入局的企业转而开始了迅速的迭代,这个速度远超国外企业。“例如在欧洲,把一个机器放到客户现场,试用后给到反馈,厂商再把它优化一个版本发过去,这一循环所用时间,半年算很快的,我听说的案例有两年的,但在我们这最快俩礼拜。”关健向记者表示。

两周对比两年,在几十倍的效率差下,中国企业们跑了三年。因为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壁垒,即便海外物流自动化起步早于国内,国内市场曾一度被海外品牌统领,如今这个差距已基本被磨平。


在路上

虽然政策、资本与市场多方利好,移动机器人真正的渗透率却仍然有限。这背后除了发展时间有限的原因外,更多与制造业本身的性质有关。

“整个制造业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不是像互联网那么快,尤其是当它肩负着一整个产线产能相关的时候。”关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影响工厂生产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意外停机,一次停机将会造成整条流水线停止工作,造成数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损失。

由于移动机器人在近几年涌入厂商众多,早期应用时,产品还不够成熟,多有故障发生,这也使得厂商对行业多有顾虑,信任度仍有不足。

而自动化转型的投入并不是小数目,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个数字可达几百万上千万,有的甚至上亿,因此,厂商也尤为看重投资回报率(ROI)。

“中小型的客户会有更多顾虑,他们资金实力没那么雄厚。”炬星科技销售副总裁吉家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整个行业对投资回收的周期非常看重,“三年是一个底线,超过三年基本上大客户都不会接受了。”

多重顾虑下,制造业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是在缓慢增长的,但这个速度根本赶不上资本对于增长的期望,以及行业内部激烈竞争后的淘汰出清。

卢瀚宸表示,今年机器人行业已进入“洗牌期”,资本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机构出手不像去年那么激进,业内马太效应加剧。

对于移动机器人厂商来说,留在牌桌上的压力始终围绕,各厂商也在抓紧攻克更多的市场。

有企业在业务模式上创新。以炬星为例,该公司采取了RaaS租赁模式,对于有着更高的柔性要求、投资规模和业态规模相对较小的厂商来说,RaaS按需租用模式可以帮助客户更加灵活应对业务波动,弹性扩容,避免设备闲置浪费,系统建设成本和前期投入更少、见效快。

也有多数企业着眼于行业解决方案。“一方面是机器的技术匹配整个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要懂得整个行业的运营经验。”吉家文向记者表示,给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是未来重要的竞争点。

国自机器人总裁王文斐表示,移动机器人已经从单产品单场景应用逐渐发展到多产品的组合式行业方案。未来,移动机器人将会融入数智化工厂的各个流程,推动数智化工厂整体效率的提升。

而针对各个行业的跑马圈地正在进行中。“找到场景先战略投入,把边缘攻克,就拉开了和别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差。”关健认为,接下来考验的将是各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头部企业陆续上市走向二级市场,光靠“好故事”吸引显然不够,而这也将是下一轮洗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