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听得懂”“能行走”“会思考”……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边界持续拓展,绘就了生产生活数字化新图景,这离不开一群持续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工程师。记者日前走访了这些技术人员,解锁他们让机器人更聪明的“密码”。

一台切割机器人正“盯着”钢板上的红色激光线,机械臂沿着线切割,火花四溅。走进芜湖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车间里多个工业机器人正在工作。

怎么让机器人的作业轨迹更加精准,是“95后”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张富强的工作内容。

“简单来说,我在优化机器人的‘眼脑协调’能力。对机器人通过‘眼睛’也就是视觉传感器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为机器人计算出一条误差在0.5毫米内的切割、焊接路径。”数学专业出身的张富强,习惯在电脑边放一个笔记本,随手画着各种图,推算不同场景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处理数据、画图分析、测试检验……张富强每次看到自己和同事一起通过算法设计、优化,实现机器人“手眼脑”协调,可以灵敏地控制手臂沿着轨迹精准操作,心里就很自豪。

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是其中之一。“以后就不叫自己‘程序员’了,而是有了专门的名称。”张富强笑着说。

“就像行健公司的工业机器人能替代传统焊接、切割工一样,未来的智能制造会逐步把劳动力从高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岗位中解放出来。人机协同工作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升级。”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长吴昊说。

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在仓储运输、家庭服务、教育娱乐、应急救援等场景中,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小飞”机器人,就作为一名小“助教”出现在中小学课堂里,辅助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

硬件开发工程师陈志军的电脑屏幕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框架图,这些是构成“小飞”机器人的各个“器官”:控制器、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每一项元器件都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参数。

“我的工作是要把对‘小飞’的功能、感知技能、运动控制等构想,用最合理的电路和最优的成本实现,让它顺利运行。”陈志军介绍,这需要掌握不同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要点。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新职业的背后,是机器人产业强劲的增长势头。《“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在旺盛的需求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应运而生。与开发机器人运用了多学科技术一样,机器人工程专业复合性强,结合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知识。

“本科阶段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熟悉机器人结构,理解机器人工作原理,装调、改造机器人,组装机器人生产线。”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孙伟认为,如果想要从事机器人开发工作,可结合兴趣定位到某类机器人或某项机器人技术,深入学习研究。

面对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覆盖面宽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都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如安排机器人项目制教学,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

从业后仍在学习的陈志军掏出手机,屏幕上是已预约的一节四足协作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的直播课程。“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从业者也要自我革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他说。